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心得体会报告

更新:2023-09-15 21:03:04 高考升学网

 篇1

  在“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中提到,“严以律己,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严以律己,就要努力在“畏、慎、正”三个字上下功夫,提高党性修养,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畏”字当先。明朝大儒方孝孺说:“有所畏者,其家必齐;无所畏者,必怠其睽。”意在提醒人们要有所畏惧,严于律己,切不可胆大妄为。一曰畏群众。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服务对象,如果我们没有一颗敬民、爱民、为民之心,对群众没有一份的特殊感情和责任,群众的安危冷暖不闻不问不办,就如同树断根,流堵源,既干不好工作,也得不到点赞。二曰畏法纪。在法治社会,法纪是高悬头顶的利剑,触碰不得。对法纪多一份敬畏,对欲望多一些克制,对监督多一点自觉,就会少一些盲目盲从,少一些肆无忌惮,少一些心烦意乱。三曰畏责任。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岗位,都是服务群众的平台、建设伟业的舞台。职务无论大小,级别无论高低,每个岗位都承载着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群众的期望。必须把岗位当做生命来珍惜,把工作当做事业来追求,把群众的满意当做荣誉来看待,老实做人,认真干事,真正无愧于自己的神圣职责。

  “慎”字为民。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中南海西花厅,西花厅是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工作人员多次提出修缮,他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怎样“胜寸心”,周总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又如何管好自己?要慎独。《礼记·中庸》中载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一种坚定的内省,一种极其严格的自我修养,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从严要求,恪守原则。要慎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无论权力大小,都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有着更重的责任,这责任就是对国家尽忠,对人民热心服务,它就像一道“门槛”,迈过去了就成了好领导、好干部,迈不过去就可能平庸,碌碌无为。要慎初。唐朝陆贽在《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中写道:“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纵观不法干部的堕落史,无不是在“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中,把不住第一次,止不住第二次,一次次放松了警惕,丧失了立场,一步步“踩雷”、“触电”。

  “正”字固本。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谁敢不正?”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是做人为官基本准则。要“正心”。落马的官员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首先“心”出了问题,所谓心术不正而已。《礼记·大学》中讲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做官,就要坚持初心不改,一身正气、一心为民。要“正言”。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在基层的“形象大使”,一言一语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中央党校请示校训时,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这就要求我们要说老百姓爱听的话,知心的话,有一说一,切记空洞无物。要“正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只有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处处做到公道正派,时时行发展之所需、群众之所求,才能始终保持清风正气,成为人民群众认可的好干部。

  篇2

  关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既言简意赅又内涵深刻,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对照自身岗位职责,我认识到正确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是树立和发扬良好作风的重要前提,是新形势下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遵循。下面,我想重点围绕“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的讨论专题,结合我我分管的住房保障工作,来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严以用权,执政为民

  严以用权,就是要按规则、制度行使权力;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观的本质内容,是检验党的一切活动的最高标准,是党员干部最大的责任。纵观历史长河,无论哪朝哪代,只有为人民谋福利,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与人民的关系要能鱼水相欢,不能水火不容。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严加约束,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总想突破规矩自由自在,我们拿什么取信于民、凝聚民心?要始终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始终懂得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真正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具体到我的工作,今年针对群众关注度较高的保障房项目建设管理,我重点抓了争计划、保质量、促进度这“三驾马车“,坚持“先有项目、后定计划”的原则,建立县区级初审、市级集中评审、领导小组审批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将保障房项目纳入全省工程质量监管平台进行公示,确保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完善了多级督查与考核机制,把日常督查与半年督查、图片督查与实地督查、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市级督查与省级巡查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谋事要实,力戒浮躁

  历史反复证明,不谋实事、华而不实、不干实事,我们的事业就会蜗行牛步,甚至停滞不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对于我们党员干部,干事业是首要责任,要坚持“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坚守重责,务实谋事,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浮在面上,做决策拿主意从群众期盼的实事做起,要认清“纸上谈兵,不如下马服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道理。作为分管住房保障工作的负责人,要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的住房问题,把他们的合理诉求当做工作的第一要务,把他们的期望当做谋事的关键一环,不仅要落实在纸面上,更要落实在脚步上。比如,在推进保障房制度建设上,我们根据国家有关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的政策要求,结合岳阳实际,制定了《岳阳市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等多项管理规定,坚持以解决住房困难为原则,运用差别化租金杠杆,优化住房保障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了动态的腾退管理机制,确保住房保障分配公开公平公正落到了实处。

  三、勇于担当,直面矛盾

  “为官避事平生耻”,面对新常态,我们尤其需要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担当,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担当考验胸怀,考验全局意识,我们党员干部,要把工作放到实现中国梦的大局中去谋划,放到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大局中去考量,一定要敢于负责、立足实际,采取的每一个措施都要有针对性,实施的每一个行动都要着眼解决问题,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务求实效。比如,针对群众反映的中心城区廉租住房分配后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直面矛盾,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行动,摸清了市中心城区住房保障的基本情况,查清了违规获取住房保障的行为,并查处了135户违规租住保障房的行为,对72户转借廉租房的家庭在整改过程中纠正了违规行为、管理失职的2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理,纠正了住房保障中的违规行为,消除了社会影响。

  为官莫忘“严”与“实”。只有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才能将他律变为自律,变外在的规则为内在的价值,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4-23 08:0:39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4-23 08:0:39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4-23 08:0:57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