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十三五规划建议学习心得体会3000字

更新:2023-09-13 18:25:10 高考升学网

 篇一: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完善了发展观的内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共享发展是直接指导民生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关乎千家万户,关系每个人的发展和未来的生活。在教育发展中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就是要使人民享受高质量和公平的教育。

  一、坚持共享发展,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建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主题,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初步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是,教育质量相对不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与人民对接受高质量教育和“上好学”的渴求的矛盾日益凸显。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在稳步推进规模发展的同时,切实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使人民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意。根据《建议》要求,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在新时期尤其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重点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优化教育结构,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教育和学习机会,使受教育者能够接受适应其个人能力特质和实际需要的教育;要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二、坚持共享发展,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公平中最重要的是机会公平。要实现教育机会公平,必须使学生不受家庭经济条件和个人自然状况等因素影响,通过个人的努力接受相应的教育,追求个人的人生梦想,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也是的本质要求。所以,《建议》在坚持现行教育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实施“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的新的具体措施,同时明确要求,“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这也是《建议》中关于教育方面的亮点之一。此外,《建议》还提出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等,这些都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具体政策要求。上述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就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坚持共享发展,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属于基本公共服务,也是基本的民生。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坚持教育共享发展的最重要的体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已全面普及,巩固率也在逐年提高,但是,发展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区域、校际、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别较大,并引发不少社会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国务院于2012年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了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但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质量问题也是教育公平问题。十三五时期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关键时期,因此,《建议》把加强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的具体要求,抓住了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体现了党中央攻坚克难的决心。

  质量和公平是衡量人民对教育满意度的两个重要尺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人民共享高质量和公平的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共享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得到更健康发展。

  篇二: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有关金融规划内容,主要分布在《建议》的第三部分和第六部分。

  《建议》首先提出的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尤其明确提出“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对《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关内容的深化,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既是改革决定的要求,也是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如在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住宅金融部门,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更是今后要落实的工作。

  对科技金融,《决定》提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议》延伸和深化为“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这个建议更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关于农村金融改革,《建议》没有重笔写,只是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但实际上《决定》提出的多项农村金融改革内容,在最近中办和国办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已经得到落实,《方案》提出的措施更具体,如提出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出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指导意见。明确“允许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矿仓储、商服等经营性用途的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享有同等权利,可以出让、租赁、入股,入市交易”等,提出“完善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地方财政出资的涉农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方案》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说得细致和透彻,规划就不必重复详述。

  对于金融体制改革,《建议》与《决定》比较,有发展,有深化,如《建议》提出“健全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这对解决银行同质竞争、缺乏分工具有指导和引导价值。

  对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建议》吸收两年来资本市场发展问题和不足,从强调“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展到注重“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公开、透明体现了资本市场的本质要求。《建议》没有再次强调“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而是提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留给资本市场的创新改革设想、设计的空间更大,更有利于政策本身根据中国资本市场特色相机决策选择具体改革内容。体现了积极稳妥,防范风险的思想。

  《建议》提出“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没有再次强调形成“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而是强调“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的原因可能一方面在于存款和贷款利率已经放开,但市场利率依然较高,与企业的期望有很大差距,不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另一方面,国债收益率曲线在较长时期内很难作为央行基准利率的参照体系,央行依然主要参考物价来确定基准利率。而对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议》略有调整,提法从“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调整为“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体现了当前我国经济要注重防范金融风险的理念,建议特别提出“推动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这是根据我国人民币国际业务发展而提出的务实需求,这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些调整,显示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理念。

  对金融改革,建议还提出了“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这是制度设计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在金融对外开放上,这次强调“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而且把改革决定提出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具体化为“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转变外汇管理和使用方式,从正面清单转变为负面清单。放宽境外投资汇兑限制,放宽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要求,放宽跨国公司资金境外运作限制。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等建议,很务实,便利于政策部门去落实、操作。

  总之,《建议》关于金融规划的建议,既创新,又务实,既积极、又稳妥,有利于“十三五”时期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4-23 08:0:39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4-23 08:0:39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4-23 08:0:57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