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学习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报告

更新:2023-08-15 00:29:48 高考升学网

 2015学习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这是第一次将分享经济写入党的全会决议中,标志着分享经济正式列入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

  所谓分享经济,或者又称共享经济。是指将原先由于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的限制无法参与经济活动与经济流通的生产生活资源,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投入到经济活动与经济流通中,重新产生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经济模式。

  分享经济具有几个典型的优点,首先是节约性,分享经济由于并不投入新的生产要素,而是将原先沉睡的经济要素重新投入到经济活动之中,因此,具有高度的节约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具有特别的优点。其次是便利性,分享经济并不需要额外的投入资源和人力维护,因此,也具有高度的便利性,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可以完成分享经济。第三是效率性,分享经济由于经济资源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因此使用起来更加的即时迅捷,可以极大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率。第四是环保性,由于不需要额外的资源投入,分享经济在降低污染,节能减排方面产生了巨大的潜力。第五是财富分配的均等性。分享经济由于提供了普通人通过身边资源参与经济活动的渠道,因此产生了新的财富流通渠道,在提升普通群众收入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尽管分享经济具有如此多的优点,然而,分享经济的发展在当前还面临着很多障碍,之前是技术手段的障碍,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障碍来自于原有固化的管理模式与利益藩篱,也就是体制机制的障碍。因此,发展分享经济,要着力于打破利益藩篱,建立新型的分享经济治理模式。

  2013年7月在武汉考察时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此次五中全会将分享经济写入党的全会决议,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在分享经济的发展上,必须突破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利益藩篱,是因为分享经济所需要调动的沉睡的社会资源,往往是分散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而这些领域角落都是被传统的根据地域,行业等固化的管理体制所约束束缚,从而无法参与到社会生产的大循环中。由于长期形成的管理体制,从而衍生出了固化的管理惰性与管理模式乃至利益藩篱。从而制约了当前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调动沉睡的社会资源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就必须打破制约社会资源的原有固化利益藩篱与机制障碍,为分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首先,要打破原有传统的管理思维与模式。面对分享经济,管理部门首先不能想的是突破了自己的管理格局和部门利益,而应该想的是是否分享经济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与保障了人民利益,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构建新型广泛参与的治理体制。分享经济由于参与面广,调动资源大,原有政府单一的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治理需要,而应该充分利用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媒体、公民监督等各种渠道实现对分享经济的秩序治理。

  第三,在网络有效治理的大背景下保障分享经济的公共安全。网络经济不一定是分享经济,但分享经济一定是网络经济,因为传统的手段很难实现沉睡资源的分享。因此,建立分享经济的安全监管体系必须与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相结合。通过有效的网络治理,保障分享经济的安全有效可靠。

  2015学习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心得体会2

  公共服务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我国公共服务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首先是公共服务的定位日趋合理化,公共服务被看作是执政理念在实践中的体现。中国梦把宏大叙事和微观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央领导谈中国梦的时候不是仅仅停留在国家、民族的层面,而是紧密联系了老百姓的生活和梦想,紧密联系了公共服务。其次,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财政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大幅度压缩了行政开支,增加了有关民生的投入。再次是对于公共服务公平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采取了一些相应举措。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共享发展的理念,对于公共服务问题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公众目前对于公共服务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关注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也关注公共服务供给公平的落实;既注重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也注重公共服务供给的精细化。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体人民是“命运共同体“,也应该共同享受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成果。所以,五中全会强调指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共享发展,就要缩短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经济初次分配的比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健康差异,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共享发展,就要减少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共享发展,就要消减公共服务的人群差距。我国还有大约7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农村。“十三五”时期,要精准扶贫,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实现共享发展,是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公共服务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领导干部要把这一新的发展理念贯彻到发展实践中,就要设计“聪明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更多的幸福感,同心同德,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3-19 15:0:20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3-19 15:0:20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3-19 15:0:38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3-19 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