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什么意思 学习经济发展新常态精神心得体会

更新:2023-08-18 10:49:00 高考升学网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什么意思学习经济发展新常态精神心得体会

对中国来说,21世纪最初几年是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外需膨胀,外资涌入,双顺差成为中国经济奇迹的核心引擎。从贸易渠道看,伴随着发达国家一轮史无前例的加杠杆,其储蓄-投资负缺口不断扩大。再加上中国加入wto和人口红利带来的出口竞争力的迅速提升,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从资本渠道看,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一轮又一轮的qe浪潮,推动全球流动性迅速扩张,外资大量涌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但金融危机之后,这种趋势已经逐步逆转。

“常态”的核心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这是2013年4月8日在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表达的观点。

如何把握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大趋势近期调研时强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我们把这一提法称之为“常态”(pinormal)。

结合提出的“三期叠加”,我们总结了“常态”的核心特征:一是增长速度的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二是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即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三是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即保持政策定力,消化前期刺激政策,从总量宽松、粗放刺激转向总量稳定、结构优化。

一、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内外红利衰退,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1.供给端的新常态:人口红利衰退,储蓄率出现拐点,潜在增速下滑,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

2.需求端的新常态:全球化红利衰退,全球经济从失衡到再平衡,外需和外资从涨潮到退潮

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

1.产业结构的新常态: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强国

2.质量结构的新常态:从“吹泡沫”到“挤水分”,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

3.区域结构的新常态: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发展,打造一弓双箭格局

4.金融结构新常态:打破金融垄断,让利实体经济

三、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前期政策消化期,从西医疗法到中医疗法

1.财政政策的新常态:从挖坑放水到开渠引水,从建设型财政到服务型财政

2.货币政策的新常态:从宽松货币到稳健货币,从总量宽松到结构优化

3.供给管理的新常态:从浅水区改革到深水区改革

一、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内外红利衰退,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我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必要保持超高速。这是2013年4月8日在同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表达的观点。说不可能,主要是一味维持超高速带来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太大,事实上是不可持续的;说不必要,主要是我们在提出中长期发展目标时就充分进行了测算,实现我们确定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只要年均7%的增速就够了。因此不必要追求超高的经济增速。”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3-19 15:0:20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3-19 15:0:20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3-19 15:0:38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3-19 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