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学海无涯 > 正文

泉州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19

更新:2023-09-17 14:09:41 高考升学网

一、泉州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泉州师范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为理科476分、文科529分;在安徽录取分数线为理科486分、文科546分;在海南录取分数线为理科608分、文科645分;在甘肃录取分数线为理科452分、文科509分...

省份批次理科文科理科最低位次文科最低位次
北京市本一批468
24146
天津市本科A段442
25901
辽宁省本科批472
57669
山东省本科批482
135973
广东省本科批465
112406
海南省本一批60864588683230
甘肃省本二批452509473049902
陕西省本二批452
75050
云南省本二批4875435735114378
贵州省本二批4315197096715828
四川省本二批51953110622022582
重庆市本二批495
55297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二批4564976259114057
湖南省本二批4865526933215900
湖北省本二批4755287064715889
河南省本二批47852514052628958
江西省本二批5105534890611572
福建省本二批4765294306911552
安徽省本二批4865468770421622
江苏省本二批335
96941
黑龙江省本二批464
41601
吉林省本二批458
35477
内蒙古自治区本二批397506458139051
山西省本二批4665205917411024
河北省本二批48754110183722016

二、泉州师范学院简介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市。泉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经济总量连续20年位居福建省首位。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学院,成为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1999年10月18日和2001年4月20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并作出了“泉州师院发展方向是建设多学科的大学,目标很宏伟,这无疑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也符合福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要求”的重要指示。

近百年办学历程筚路蓝缕,一甲子高等教育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泉师人秉承“善学如泉、正心至大”校训精神,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3年获批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以来,获批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还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平安校园等一批高级别荣誉称号,蝉联七届省级文明学校(文明校园)。办学以来,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福建省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现有东海、诗山和江南三个校区,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7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8万人。现有教职工14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20多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0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4个。

学校坚守育人初心,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先后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以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40余项。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通过行业类专业认证,小学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近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近1300项。毕业生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实现“双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做特工科、做优人文社科,做精教师教育学科。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

学校坚持科研创新和学术繁荣发展,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现有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3个,入选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智库成员单位。共建“泉州师院-创新环保分析监测中心”“石狮产学研工作站”“泉州师院—南安机械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泉州师范学院(石狮)生态智能织物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等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先后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社科成果一等奖3项。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50多项、其他类科研课题1200余项。“求索”讲坛入选首批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

学校坚持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发展道路,打造校地发展共同体。制定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服务泉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8641”行动计划),建设8个哲学社科创新平台,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构建6个人才培训平台,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丰泽区、鲤城区、晋江市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小、附中,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拓展4个国际交流平台,服务“海丝”先行区建设。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对接泉州传统、重化、高新三大产业板块,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共建泉州市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与天津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共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及人才团队。与中化集团、中国石化、安踏集团、百宏集团、盼盼食品、高科环保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共育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唯一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新作《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拓展留学生教育,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资格,设立国际学生奖学金和陈守仁国际交流基金,获得省政府留学生奖学金支持,招收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越南、泰国、菲律宾、密克罗尼西亚、安哥拉、赞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近三年来招收留学生近200人;成立国际海员培训中心,培训孟加拉、尼泊尔等沿线国家的船员。深化校际交流合作,与60多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姐妹学校关系,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林肯大学、捷克帕拉茨基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建立师生交流、本硕连读等项目,与法国里昂商学院、泉州企业家联合会共同开展体育产业交流合作,与巴西沙滩足协合作推广足球教育培训和足球文化,与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合作开展传统音乐传承保护与研究;与辅仁大学、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亚洲大学等台湾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每年选派500多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致力汉语国际推广,2005年成为福建省最早向菲律宾选派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两所高校之一,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共选派志愿者及外派教师近400人,分赴菲律宾、印尼、泰国、美国、巴西等国家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2012年,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自2011年起,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共培训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和欧洲国家华裔学生1000余人。

迈进,开启新征程。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遵照对学校建设作出的“建设多学科大学”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制定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五个工程”建设,全面掀起“二次创业”新热潮,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多学科的地方大学奋勇前行。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开馆

时间:2023-09-14 03:0:09

2020湖南高考报名人数 总人

时间:2023-09-20 12:0:17

东营所有的大学名单 东

时间:2023-09-22 02:0:49

都江堰所有的大学名单

时间: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