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毛泽东在1949年写了一段这样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之后的阵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历史问题与理论根源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十九、二十世纪重要的世界历史潮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共产党宣言》发表,使理论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全世界的无产者带来希望、指明方向,进而推动各国工人运动由零星、自发转向大规模、有组织。随着科学理论的广泛传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国迅猛展开。 [25] 到二十世纪末,随着苏联和东欧的相继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持久的低潮。这种持久低潮的出现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严重的失败。它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但是,如此重大的失败,没有理论指导上的原因,那是说不通的。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理论方面的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久低潮的发生,也有其理论方面的根源。
(二)这个理论根源,在于过多强调阶级矛盾而忽视民族矛盾,忽视革命过程中物质利益的驱动作用,忽视革命只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帝国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与落后民族的无产阶级,存在“长远”的共同利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但与本国资产阶级则有直接的共同利益:资产阶级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结果,使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也使无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待遇。因此,在帝国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实际上充当资产阶级“高额利润”的分赃者。因为这种“分赃”而滋长机会主义,放松或放弃对本国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归根结底,就形成恩格斯所讲的“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和“剥削全世界的民族"。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形成受剥削的民族。
所以,在实践中“剥削民族”中“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更多是根据其直接利益和民族观念,与本国资产阶级实行联合。而不是根据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利益和无产阶级的国际友情,与受剥削民族的无产阶级实行联合。这也是列宁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里“只有李卜克内西一人代表,代表无产阶级事业,代表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原因——因为德国的无产阶级实行与本国资产阶级的联合。同样的,在遭受“剥削民族”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时,受剥削民族的无产阶级也与本国资产阶级实行联合,以抵御外敌。抗日时期中国各阶级统一战线的形成,就是这种情况(抗日时期日本无产阶级大部分在事实上充当日本资产阶级侵略中国的附庸)。 所以,在世界已经划分成剥削民族和受剥削民族的时代——无论在剥削民族还是在受剥削民族,其国内阶级矛盾或因“无产阶级参与掠夺后的分赃”而获得缓和;或因遭受外来压迫而被搁置—总之是阶级矛盾普遍降到次要位置被民族矛盾所取代。所以就本时代的现实而言,无产阶级首先是民族的无产阶级,其次才是世界的无产阶级,民族的凝聚力远超过阶级的凝聚力。无产阶级的民族性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影响和冲击,已经构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的局限。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先哲们虽然很早就有所认识,但始终没有把它上升到原则的高度和理论的高度,来指导革命实践。因而在这一问题上始终处于被动的境地。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归于低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所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久低潮的出现是实践的失败,也是理论的失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这一理论失败的要害,是没有把“全世界受剥削民族联合起来”放到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样重要或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帝国主义始终是无产阶级革命最大的敌人和最大的障碍。任何有利于战胜和克服这一障碍的策略都是革命的和科学的。要克服这一障碍,没有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是不可能的。要联合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就不能把尚未发生革命的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即统治阶级)推向帝国主义一边。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也压迫和剥削本国的无产阶级,但他们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决定他们必然有民族革命的要求。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只能在少数国家和地区首先发生,首先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只有联合大多数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才能最终战胜世界的帝国主义,完成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但是,首先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激烈的国内阶级斗争,正是在这一点上帮助帝国主义。他们没注意到只有对本国资产阶级采取一定的阶级联合,发展,才能真正联合尚未发生革命的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只有联合被压迫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才能联合到他们所统治的整个民族。只有联合大多数的被压迫民族,才能最终战胜帝国主义,完成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所以结果是,把应该联合的力量吓跑,还推到帝国主义一面。正是由于这一战略性的错误,才使无产阶级革命在二战刚过不久即陷入停止不前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停止不前的状态,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大量以资产阶级为统治阶级的被压迫民族投靠帝国主义。所以,二战后出现的帝国主义阵营同阵营—两大阵营的对峙—本身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战略错误的最严重后果。这种对峙的第一个产物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停止不前,第二个产物是的无产阶级政党不断改变颜色。苏联崩溃时的苏共早已不是无产阶级的苏共,而是一个质变为资产阶级的苏共,所以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并不是消灭苏共的元凶,他们只是办理一个终止苏共的法律手续而已。
(四)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阵营对抗 [26] ,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变化。首先是各国资产阶级由于害怕无产阶级革命而普遍在其国内采取较大程度的阶级让步措施,改善本国无产阶级的政治待遇和生活状况,所以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均较缓和。其次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对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采取政治拉拢和经济援助措施,加强资本主义国家的团结。这时候的共产主义领导者们,则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停止不前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信心丧失导致信仰丧失,信仰丧失使革命队伍发生异化和质变。于是,无产阶级政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资产阶级政党。所以,苏联和东欧的崩溃是从各国共产党的质变开始的。苏联和东欧的崩溃,就其实质而言,并不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它的意义不过是帮助人们确认共产主义事业已发生多时的质变。因此从这一点上讲,它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积极的意义无疑是主要的。
(五)苏联和东欧的崩溃,是以苏联十月革命为重要标志的二十世纪共运高潮的一个终结,也是新的共运高潮的开始。随着苏联和东欧的崩溃以及资产阶级对共运失败的庆贺,各国资产阶级曾经长期执行的阶级缓和政策会发生变化,帝国主义曾经长期执行的拉拢被压迫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普遍于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与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矛盾激化,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新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会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高潮准备好一切条件。
积极观点
由于列宁承诺会在革命后为人民带来和平,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后被枪决。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度的恐慌,并支持俄国的对抗势力,希望扼杀革命,从而引发战争,托洛茨基说苏维埃的权力是由内战建立的,事实上俄共的权力是在内战后才建立起来的。
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第一个宣称为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也因此诞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上由此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传统资本主义世界受到极大的冲击。也有人认为此革命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触发了此后各国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对抗也从此开始,直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十月革命第一次成功建立了的国家,也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十月革命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进步(比如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刘镜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变在旦夕。”随着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的扩大,《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评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消极观点
部分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对于十月革命的理解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府”。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以暴力手段打击俄国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制宪民主党等主要竞争对手,强制驱散由者为主的立宪会议,推翻民主制宪、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党专政。反对者还指出“冬宫之夜”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开馆
时间:2023-09-14 03:0:092020湖南高考报名人数 总人
时间:2023-09-20 12:0:17东营所有的大学名单 东
时间:2023-09-22 02:0:49都江堰所有的大学名单
时间:2023-09-15 18: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