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政策改革 > 正文

人社保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应补缴的费用有可能视同缴费

更新:2023-08-11 06:25:08 高考升学网

  人社部:社保基金亏损传言不实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应补缴的费用有望视同缴费

  针对近期机关事业单位将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上“出现退休潮”传言,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予以澄清。他透露,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应补缴的费用有可能做视同缴费的处理。

最低工资平均增幅14%

  以来,我国已有16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是14%,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普遍建立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社会上对此也有争议,在经济增速下滑、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最低工资标准却连年上调,是否会影响目前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李忠介绍,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还有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后,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要调整一次。

  李忠认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对绝大多数企业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对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作为职工基本工资的中小企业,确实会有一些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继续指导各地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密切关注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化,统筹考虑经济增长、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就业状况、职工收入和物价水平,稳慎地把握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频率和调整幅度,使低收入职工工资的增长与促进就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协调。

社保基金亏损传言不实

  审计署日前发布公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在管理运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媒体将公告提到的问题数额相加,得出“社保基金会损失175亿元”的结论。一时间,“社保基金投资失败”的议论涌现。

  李忠表示,社会保险基金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基金,群众平常领到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赔偿金,还有平常报销的医药费等,是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支付的。截至底,社会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达到4.3万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金达到3万亿元。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这部分基金只能存银行和买国债。在经济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形势下,基金的投资范围偏窄、运营效率偏低、贬值缩水的风险越来越凸显出来。为了提高收益率,国家也先后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如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在银行活期存款方面给予了一些优惠的利率等。

  以来,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方面开展了养老保险的顶层设计研究,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模式选择问题。总的方向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下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将根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整体工作进程,抓紧制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多方听取意见,提出政策建议,努力促进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李忠还介绍,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自成立以来,其收益还是相对稳定的。,它的投资收益率是6.2%,多年平均下来,总的收益率是8.13%。财政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作为监管部门,也要求社保基金理事会针对审计署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事业单位“退休潮”未现

  7月起,国务院颁布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即养老金并轨。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担心养老金并轨后自己的待遇下降,或需要补缴社保费用,有媒体报道,某些地方已出现了事业单位人员扎堆儿申请提前退休的现象。

  对此,李忠回应:“据我所掌握的信息,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临近退休的人员,咨询了解相关政策情况,这是对自身权益关切的正常反应,并没有形成所谓‘退休潮’。”他表示,对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中央标准的提法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总的方向是各类群体实行大体相同的基本制度模式,从制度上实现公平,不存在将哪类群体并入其他群体的设计,更不是把各类不同群体的待遇拉平。

  而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究竟要不要补缴社保费用的问题,李忠说:“每项改革都有一个妥善处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问题,对于补缴的问题,我们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对职工过去参加工作而没有实际缴费的年限,做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处理,改革总体运行是平稳的。这个可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思考。”

相关新闻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时或考虑不补缴此前视同缴费

  人社部发言人李忠表示,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对职工过去参加工作而未实际缴费的年限,将视同缴费年限处理。这可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思考。目前改革总体运行平稳。(央视记者李天雷)

  据7月1日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作出的最新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但问题是,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事业编制3153万人,根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案,已退休的职工按原有模式领取退休金,新进职工进入社会保险,大量的“中间人”成了最大难题。如果缴满社保15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相应养老金,绝大部分“中间人”之前并未缴纳社保,由此产生了补齐社保的问题。

  排除个人补缴的部分不说,仅单位所要补缴的20%部分的资金是由财政补贴还是单位自筹,对两者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经测算,目前事业单位“中间人”所要补缴的社保资金至少5万亿,如由政府兜底,而地方政府根本没有充分的支付能力,最终负担可能都会转到中央财政。如果由中央财政和事业单位共同负担,同样存在两者之间比例划分难题,而且一旦要求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其最终必然令其抬高服务费用,折磨民众的看病贵、看病难、上学贵、上学难等社会病症将更为加剧。当一项改革的负担最终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时,已完全失去了意义。

最新图文

内蒙古高考录取后不

时间:2023-08-11 14:0:14

西藏高考录取后不去

时间:2023-08-13 15:0:18

甘肃高考录取后不去

时间:2023-08-09 16:0:31

青海高考录取后不去

时间:2023-08-17 1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