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职能配置,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和领导职数管理。探索建立事权、财权、行政权三统一的省直管县管理体制,扩大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化乡镇村区划调整。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全省国企改革遗留问题处理。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进省属国企资产证券化。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建立和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试点。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减轻企业负担。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拓宽多种融资渠道,强化创业政策扶持。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建立统一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破除人力资源市场的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稳妥推进宅基地管理改革试点,完善工业用地配置方式,引导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建设用地。加快发展技术市场,健全知识产权运用体系和技术转移机制。加快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培育、壮大、发展和利用好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和综合治税,加快完善地方税体系。逐年提高财政产业类资金通过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方式进行运作的比例。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探索编制省级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要政策中期财政规划。合理划分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改革重点领域专项转移支付分配办法。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发展,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发展普惠金融,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推动融资性担保机构全覆盖,推进再担保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准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发展。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支持湘企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探索开展巨灾保险试点,大力支持险资入湘。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完善省级层面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重点提高财政、金融、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粮食、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等方面风险防控能力。
11.加快建设现代基础设施,提升发展新势能。
坚持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方向,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拓展基础设施网络的规模效益空间。构建陆水空城际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机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加快建设全国性、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构建油气电煤互为补充的能源保障网,大力发展清洁新能源,加快“气化湖南”建设,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构建江河湖库功能互补的水利设施网,推进除险加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农田水利、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推进洞庭湖蓄滞洪区建设,加快建成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加快实施县级以上城市防洪工程。构建服务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一代信息网,推进长株潭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群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群建设,全面实施中小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构建配套安全高效的城镇基础设施网,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抓紧“海绵城市”发展试点与推广,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城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三、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军民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始终注重发展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12.加快长株潭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塑造资源高效配置、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原来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四大板块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发挥功能作用,特别是立足未来湖南的全国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对接“一带一路”、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新格局。依托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等国家级平台,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商贸金融等优势产业,引导高端产业集聚,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引领区。依托城陵矶港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大力发展临江、临港产业,建设长江中游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打造岳阳新增长极;依托以衡阳、郴州、永州为主体的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面对接珠三角开放发展,打造郴州新增长极;依托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生态优势,打造辐射大西南、对接成渝城市群的怀化新增长极。以京广沿线重要城市为节点,建设京广高铁经济带;以岳阳、常德、益阳为主体,以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载体,建设环洞庭湖经济带;以娄底、邵阳为重要支点,以湘中经济走廊为腹地,建设沪昆高铁经济带;以打造张家界国际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建设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各类特色园区,形成多个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特色明显、产城融合的新增长点。建立健全与主体功能区制度相适应的投资、财政、产业、土地、环境等发展政策,实施差别化区域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多规合一”。培育县域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建设。
1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进一步增强产业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尊重自然生态格局与民族文化传统,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构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湖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区域发展格局,着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做大做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做特做精县级市和县城,积极发展小城镇,推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体系。深入开展长沙市、株洲市、资兴市、津市市澧县、芷江县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探索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着力解决社会保障、住房、教育等问题。加快推进“两房两棚”建设,增强住房保障能力和水平。
探索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实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加强农村建房规范管理,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发展农村中心社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14.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省。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中国梦和激发活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把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使之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和湖南精神。加强思想理论研究,推出一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以正面、鼓劲、鲜活、生动和富民、强省为主基调、主旋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民文明素质。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和农村倾斜。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