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政策改革 > 正文

河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河北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二)

更新:2023-09-18 13:57:50 高考升学网
,全面提升发展层次和水平。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开放是河北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内外联动,坚持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共享是的本质要求,必须围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转型、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要坚持把新的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以发展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质量效益提升,把全省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推进“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协同发展。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贯穿到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立足功能定位,统筹谋划布局,落实重点任务,在主动服务京津、接轨京津中实现河北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坚持科学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必须深化改革开放。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突破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红利对冲经济下行压力,面向京津、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全方位扩大开放。

  ——必须强化法治保障。扎实推进法治河北建设,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必须切实改善民生。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转型”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创新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京津冀协同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的全面创新,优化创新资源,激活创新主体,创新体制机制,改善创新环境,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价值充分体现,让创新成为发展的主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努力建设创新型河北。

  (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充分利用京津创新资源,与京津共建一批科技园区、基地和创新服务平台,共建一批成果转化基金,共建一批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区域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开展石家庄、保定、廊坊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推进京南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建设。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创新,整合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聚焦智能制造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生物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在高新技术孵化和产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县域特色经济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矛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力军作用,推进新型产业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组织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创办科技研发服务机构。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完善中试、检验检测等服务平台。实施高新区提档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探索“市场出题、政府立题、企业担题、协同破题”的技术创新组织模式,完善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机制,健全以增加科技人员收入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加强军民融合创新,探索军民共建共管创新基地,推动军民创新要素双向流动、渗透兼容,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二)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搭建金融服务新平台,提升产权交易中心、股权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平台功能,完善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体系。构建金融服务新体系,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增多做优金融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和投资公司,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政府+保险+银行”合作机制和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新模式,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格局。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开发金融服务新产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金融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推进股权资产证券化,加快发展各类型股权投资基金,扩展保险资金投资领域和规模。强力推进直接融资,支持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扩大股权、债券和票据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拓展金融服务新功能,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实体经济、贸易、“三农”等重点领域,拓展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结算等服务功能。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三)大力推进管理创新。改进经济调控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开展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示范。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强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由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探索以管资本为主实施国有资本授权经营的有效途径,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

  (四)大力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用好京津人才智力,靠事业、感情、待遇引智聚才,加强区域科技人才制度衔接,搭建科技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吸引京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到河北创新创业。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围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搭建人才战略平台,完善重点人才项目支持体系,加强“巨人计划”“”和“三三三人才工程”等人才培养扶持项目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创新引才聚才方式,实施更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整机制,推行紧缺专门人才动态目录制度,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健全人才管理体制,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清除人才流动障碍,强化人才投入优先保障,创新人才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五)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社区,完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活力。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苗圃、雏鹰、科技小巨人和新三板挂牌四大工程,围绕梯度化发展,强化差异化服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裂变式增长。

  (六)拓展现代基础设施建设新空间。建设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南北贯通、东出西联”的大交通格局,实现市市通快铁、县县通高速、市市有机场。积极发展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加快建设京唐、京衡、石济等快速铁路。实施太行山、津石、京秦等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推进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路网、贫困地区和山区通道建设,确保全省51个民族乡建成农村公路1250公里。提升港口服务功能和综合运输能力,完善集疏运体系,与天津共建北方航运中心,打造“一带一路”东部北方起点。加快石家庄区域枢纽机场和承德、邢台、衡水等支线机场建设,推进张北、三河等通用机场建设,建成全国通用机场大省。推动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客运联程联运“一票制”和货运多式联运“一单制”。加强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引黄入冀补淀、双峰寺水库及乌拉哈达水利枢纽等重大供调水工程建设,推进河渠湖库水系连通,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提升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完成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推进骨干河道、重要支流、蓄滞洪区、山洪灾害防治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灌溉、河塘整治、抗旱应急水源等工程建设。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和无线局域网络(WiFi)免费全覆盖,加快互联网基础网络向下一代演进,推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光纤到楼入户进村,建设张家口、承德全国信息交换枢纽。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电动车充电桩(站)、文化艺术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现代化。

  四、坚持转型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围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和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引领,以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链重构为契机,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提升工程、新兴产业集群引领壮大工程,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主导、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倒逼机制淘汰一批,落实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根据产业政策,提高能耗、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差别电价水价、要素激励等政策,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倒逼不达标产能退出市场,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落后技术工艺、落后生产设备。积极化解过剩产能,钢铁、水泥、玻璃产能分别控制在2亿吨、2亿吨、2亿重量箱左右。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一批,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制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产业集群”路线图,加强质量品牌标准建设,实施千项新产品开发、千项名牌产品培育“双千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引领河北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装备制造业成为全省第一主导产业,打造“河北制造”升级版。推动企业重组整合一批,支持企业间开展战略合作和兼并重组,加快组织架构变革和流程再造,推进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整合重组,壮大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推动传统产业横向融合发展,通过资源、资本、技术等要素跨界跨区域集约化配置,积极发展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促进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和社会化物流,培

最新图文

内蒙古高考录取后不

时间:2023-09-15 06:0:33

西藏高考录取后不去

时间:2023-09-17 07:0:37

甘肃高考录取后不去

时间:2023-09-13 08:0:50

青海高考录取后不去

时间:2023-09-21 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