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吉林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使之成为吉林未来五年振兴发展的行动纲领,成为吉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成为吉林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
遵循视察吉林提出的“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总要求,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1.吉林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十二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机遇,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进取意识,积极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困难矛盾增多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影响,前瞻性、科学性谋篇布局,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构建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格局,推进产业发展“四大工程”,谋划实施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项目,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形成了促发展、促改革、促振兴的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上万亿元台阶,地方级财政收入跨上千亿元台阶,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吉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标准动车组顺利下线,建成纵连南北、横贯东西的高铁骨架。社会民生发展成就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与GDP同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城镇每年新增50万人就业,“八路安居”工程普惠城乡,暖房子成为国家样板工程,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族团结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持续减少,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边境保持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节能减排指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大气、水、土壤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国有林区禁伐、河湖连通工程极大恢复了东西部生态本底,吉林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全面深化改革成果丰硕,改革涉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改革富有成效,社会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党建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同步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深入人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效显著,思想理论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明显,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显著提升。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立足自身优势谋划推进发展,始终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始终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作为主攻方向,始终坚持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全面转型升级,始终坚持把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出了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振兴发展之路。“十二五”的圆满收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振兴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2、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新形势新特点。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进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对吉林而言,既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东北亚国际局势趋好,中韩自贸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我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吉林自身拥有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沿边近海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人文优势,为积聚和释放发展动能,化基础优势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吉林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活、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依然突出,现阶段又显现出有效需求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人口老龄化等新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必须下大力气解决。
综合判断,吉林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蓄积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换的重要关口。“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应对挑战、化解难题、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把握、足够紧迫的意识、足够必胜的信心,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破除路径依赖,更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升,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3、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实现合作共赢,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推进体制机制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振兴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将创新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充分发挥工业门类齐全、产业基础雄厚、技术工人队伍庞大、振兴政策密集的优势,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带动全方位的创新,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内生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全省经济在创新中转型、在转型中提质、在提质中增效。
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统筹兼顾中把握平衡、补齐短板、加快振兴,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要统筹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国土开发,实现合理布局。统筹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形成既各具特色、又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统筹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好、特色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技术基础扎实的优势,加快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产量优势和品质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转化,加快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全面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要充分发挥长白山森林覆被质量高、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富集、西部湖泊湿地密布和自然保护区众多的优势,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循环低碳产业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消费,做大做强生态绿色产业,促进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吉林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撑点。
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推进长吉图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开放发展。开放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全方位开放格局。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政策优势、图们江开发合作机制优势和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优势,统筹推进沿边开放与内陆开放、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联动发展,深入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与融入环渤海双翼共进,加快推动“借港出海”,促进沿边近海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进一步拓展振兴发展空间。
发挥科教、人才、人文优势,推进高教强省、人才兴省、文化强省和法治吉林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排除各类风险隐患,加快共享发展。共享是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科教实力较强、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夯实共享发展的文化基础、社会基础、法治基础、安全基础,促进科教人才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软实力,切实增加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明确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我省“十三五”规划,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以新一轮振兴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促进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西部生态经济区协调发展,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积聚新动能,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中取得新进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贯彻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问题,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变偏重化工型、偏资源型、偏传统型的产业结构,改变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产业体系,改变初级产品居多的单一产品结构。坚持群众路线,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全面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
坚持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相结合。深刻认识、有效发挥和持续放大比较优势,在立足优势中谋划发展,在发挥优势中集聚能量,在释放优势中激发活力,真正把优势潜力转化为发展成效,重塑吉林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坚持系统思维,围绕振兴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强化弱项、补齐短板,切实增强支撑发展能力。
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坚持底线思维,实施定向定项精准调控,优化投资结构,拉动消费增长,提升出口贡献率,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坚持战略思维,强化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和发展后劲蓄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有效市场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通过有为政府调控弥补市场失灵、建设法治环境、保障公平竞争、完善市场监管,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5、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形势变化、国家总体要求和吉林发展需求,“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新突破。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城镇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国土空间主体功能进一步细化,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