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扎实推进“3341”项目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了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预计全省生产总值6300亿元,增长12.1%;固定资产投资655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9.8亿元,增长14%;进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6.5亿元,增长1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44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5093元,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2.35%;人口自然增长率6.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转型跨越步伐持续加快。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出台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农业在多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全面启动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总产量达到1139万吨,人均产量441公斤,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狠抓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综合施策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企业技术改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1.4%提高到13.15%。服务业以新获国家批准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重要平台,着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8%,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1.6%。
大力实施多极突破行动,各级各类开发园区加快发展。兰州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4亿元,增长38%;以河西新能源基地为主的风电、光电装机容量达到705万千瓦和300万千瓦,并网装机容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一位;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设。全省新增煤炭产能600万吨,原油产量达到700万吨。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38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国家认定,获发明专利授权275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前2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百亿元。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着力创新融资模式,间接融资余额8822亿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余额648.9亿元,分别增长22.6%和11.5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新增1610亿元。
(二)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持续改善。争取中央投资330亿元,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2300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新建高速公路400公里,新建二级公路800公里,实现所有县城通二级以上公路、所有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8000公里。建成乌鞘岭隧道群,连云港至*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全线贯通。建成陕西雷家角至西峰高速公路,青岛至兰州国家高速公路甘肃段全线贯通。建成武都至文县罐子沟高速公路,结束了陇南地区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建成兰州新区中川至马家坪铁路。西安至平凉铁路建成运营,结束了庆阳革命老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夏河机场建成通航,结束了甘南藏区没有民航机场的历史。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引洮供水一期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新修梯田1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5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0万千瓦。实施信息畅通工程建设项目231个,完成投资55亿元,实现乡镇光缆全覆盖,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60%。城镇化率达到40.2%。
(三)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省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755亿元,占总支出的76%。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0所。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惠及农村学生228万名。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高考录取率达到77%。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全免学费政策,惠及学生19.95万人次。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得到加强。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88.39万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资助。扎实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药物零差率覆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扩大到60%以上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启动大病保险试点工作。妇幼保健、疾病防控、中医药等卫生事业取得新成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建成100个乡镇、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和7个县(市)全民健身场馆,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得到提升。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快,民族和睦,宗教和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事业不断发展。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社会科学、统计调查、参事、档案、人防、测绘、文史、地方志、残疾人、老龄、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四)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民生建设持续加强。省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303亿元,10项26件为民实事全部完成。深入推进全民创业行动,招录1.9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8.2%。建成1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增长19.4%。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40万人,创劳务收入709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4万户8.89万人,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40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6.7个百分点。解决22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8%。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和28%,惠及417.6万人;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11%,惠及12.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发放标准提高10%,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平均提高20%,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月人均提高14%,惠及98万人;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均提高16.7%,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新农合“一卡通”覆盖全部农村人口;重特大疾病救助病种由7种扩大到26种,实现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全覆盖。建成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5.46万套,为13.21万户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1万户。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大气污染,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全年292天的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下降2.6%和7.9%。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全面推进平安甘肃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和规范省级国有投融资公司管理体制,全面完成酒钢集团重组东兴铝业、靖远煤电重组刘化集团工作,甘肃电投重组西北化工实现借“壳”上市,华龙证券完成股份制改造。全面完成146户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和91户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全面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实施非公经济“十大工程”,降低准入门槛,取消注册登记费用,非公经济市场主体由77.68万户增加到88.23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5%,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序推进,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90万亩、林权流转面积74.8万亩。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完成了中央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成立了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有序推进,直接减轻企业负担3亿元以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村镇银行发展到16家,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513家,实现融资性担保公司县(市、区)全覆盖。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兰州中川机场正式成为国际航空口岸,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兰洽会暨民企陇上行活动、世界旅游组织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大会、第三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等重要节会,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505亿元,增长63.7%。
(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776件人大代表建议、742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结。拓宽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渠道,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出台地方性法规8部,制定出台省政府规章13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下放省级行政审批项目349项。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实施“双联”行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帮助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推进省级财政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公开,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各项规定,压缩“三公”经费20%以上,全部用于民生支出。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和政风行风,行政效率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去年7月22日我省岷县漳县发生了6.6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情发生后,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我们指明了抗震救灾的方向,增强了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决心。省委省政府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紧急部署,迅速调集救援力量赶赴灾区一线,全力搜救遇险人员,及时转运救治伤员,有序组织避险转移,抢修抢通道路、电力、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夺取了抗震救灾的决定性胜利。目前,地震灾区群众过冬安置措施到位,实现了李克强总理亲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时提出的把过渡期群众生活安置好、温暖过冬的目标。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出台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编制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灾后恢复重建正在有力有序推进。我们还积极应对全省各地冬春连旱和天水、陇南、庆阳等地连续发生的暴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尽最大努力减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舟曲、成县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东乡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抗灾救灾斗争为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积累了经验。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我省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活力后劲明显增强的良好态势,实属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省委正确领导,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驻甘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甘肃发展的中央各部委、兄弟省市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和偏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显现,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降,非公经济规模小、比重低,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缓慢,创新驱动机制有待完善;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制约发展的瓶颈依然突出;节能减排压力加大,财政债务、安全生产、环境污染隐患不容忽视;投资环境仍需改善,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省政府将逐一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年全国两会开幕式观
时间:2023-09-15 13:0:59全国两会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9-16 06:0:16学习全国两会政府工
时间: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报告出
时间: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