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

更新:2024-01-22 01:08:07 高考升学网

青岛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有社会工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药物制剂等,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如有变动,以学校最新公布为准。

青岛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

一、青岛科技大学王牌专业排名一览表

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

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通信工程、财务管理、动画

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社会工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药物制剂。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安全工程、工商管理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高校名称专业名称
1青岛科技大学机械工程
2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3青岛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4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5青岛科技大学制药工程
6青岛科技大学环境工程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序号高校名称专业名称
1青岛科技大学化学
2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
3青岛科技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4青岛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
5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物理
6青岛科技大学材料化学
7青岛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工程
8青岛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9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工程
10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
11青岛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2青岛科技大学软件工程
13青岛科技大学安全工程
14青岛科技大学工商管理

2、国家级特色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3、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二、青岛科技大学开设专业名单

校区

学院(系)

本科专业

崂山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自动化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校企合作)、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校企合作)、信息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城市管理、工商管理、工业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朝鲜语、德语、俄语、日语、英语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环境设计、绘画、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
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汉语言文学、动画
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社会工作
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校企合作)、应用物理学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机械工程、自动化、应用化学
青岛科技大学体育学院休闲体育、市场营销(高水平运动员)
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泰中国际橡胶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大数据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

四方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包装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药物制剂、制药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应用化学、能源化学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海洋科学、轻化工程、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合成生物学
青岛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德国际合作区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材料与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中德技术学院-

高密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系机械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系-
青岛科技大学外语系英语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与工艺
青岛科技大学经管系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
青岛科技大学高材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青岛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青岛科技大学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双50强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历史底蕴厚重,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2002年先后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至今形成了“五校区一基地”的办学格局。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拥有5个博士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硕士一级学科,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化学学科首次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2人、聘任院士10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优青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66人。

学校坚持教学立校,现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1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项目213项、省级项目139项。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现有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合物加工技术及其相关热物理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传感与生命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孵化器等13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与成果转移转化载体。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9家(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首个以山东省高校命名的卫星——“青科大一号”卫星发射升空;2021年5月,“天问一号”安全着陆火星,学校提供自主导航关键核心技术。学校专利转让数列全国高校第52位,获批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全国侦查学专业大学排名202

时间:2024-06-20 09:0:50

全国投资学专业大学排名202

时间:2024-06-20 09:0:42

全国天文学专业大学排名202

时间:2024-06-20 09:0:19

全国审计学专业大学排名202

时间:2024-06-20 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