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北京高考志愿 > 正文

北京高考报考指南书电子版(含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和注意事项)

更新:2024-05-31 14:29:58 高考升学网

2024北京参加不同批次(类型)录取的高校,分别执行不同批次(类型)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可参照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简称“特殊类型招生线”)。

北京高考报考指南书电子版(含平行志愿录取规则和注意事项)

2024年北京高考报考指南

1.本科招生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设置单位,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志愿一般设置6个专业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组内调剂”选项(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除外)。

(1)本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艺术类和普通类均设置A、B两段,并分别按顺序依次录取。

艺术类A段设置1个志愿,具有艺术类专业校考资格和使用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艺术类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使用艺术类统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在本段录取。

普通类A段设置2个顺序志愿,军事、公安、飞行学员、公费师范生、部分体育专业、航海类等艰苦专业、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有关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以及其他经教育部批准的特殊高校(专业)等在本段录取;普通类B段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双培计划”“外培计划”(艺术类体育类专业除外)和“农村专项计划”在本段录取。

(2)本科普通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30个志愿。

(3)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考生可填报1个志愿,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之后本科普通批录取开始之前进行。取得资格认定的考生,须将资格认定高校填报在该志愿中,才能享受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政策。

2.专科招生设置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2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

(1)专科提前批分艺术类和普通类,考生只能选报其中一类,不能兼报。

艺术类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

普通类设置2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6个专业。

(2)专科普通批设置20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设置1所院校1个专业。

2024北京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高校应结合在京招生计划数及生源分布情况,在市高招办规定时间内明确本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并完成计划调整,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市高招办按投档规则和高校的调档要求向其投放考生电子档案。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再对未完成计划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本科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专业组。当报考同一志愿录取总成绩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该志愿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选考科目总成绩(艺术类依次比较艺术类统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选考科目总成绩),对单项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志愿招生计划,单项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专科(高职)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学考合格考成绩符合要求且有计划余额的志愿。当报考同一志愿录取总成绩相同的考生人数大于该志愿计划余额时,将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艺术类依次比较艺术类统考或戏曲类联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对单项成绩高者进行投档,直至完成该志愿招生计划,单项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录取过程中,首先在批次分数线上进行考生已填报志愿的录取,如有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征集志愿录取和降分征集志愿录取。

2024北京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了解政策和数据:首先,要深入了解所在省份的高考招生政策,包括批次设置、投档规则、专业限制等。同时,收集目标高校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专业录取数据,为志愿选择提供依据。

进行成绩定位: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结合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初步的定位,确定可能被录取的高校范围。

制定志愿策略:根据成绩定位和个人偏好,制定志愿选择策略。可以考虑使用“冲—稳—保”的策略,即选择一些理想但录取概率较低的学校作为冲刺目标,选择与自己分数相近的学校作为稳妥选择,同时选择一些录取概率较高的学校作为保底选项。

关注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在选择专业时,要注意专业对应的选考科目要求,确保自己的选考科目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

利用智能填报辅助工具: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智能填报系统,帮助分析数据,提供参考意见。但这些工具仅供参考,最终决策应以个人判断为主。

考虑综合素质评价:新高考改革下,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重要的参考因素。因此,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注意细节和规则:在填报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院校的招生政策和特殊要求,如是否有专业限制、地区偏好等。同时,要遵循平行志愿的填报规则,确保各批次之间没有冲突。

备份方案:即使已经提交了志愿,也应该准备一个或多个备份方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心理准备: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态度。

家长支持: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共同商讨最佳的志愿填报方案。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今年北京市高考位次排名对

时间:2024-06-21 08:0:30

北京高考420分左右的公办本

时间:2024-06-20 19:0:14

北京高考424分可以的公

时间:2024-06-20 19:0:36

北京高考444分能上什

时间:2024-06-20 1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