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大学在省分数线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在海南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更新:2023-09-21 00:22:44 高考升学网

一、南京工业大学在海南省2020年最低录取分是多少

根据2020年海南省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整理,南京工业大学在海南省的2020年最低录取分如下:科目(物)最低录取分为620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813名;科目(物或化)最低录取分为622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577名;科目(物或化或生)最低录取分为626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155名;科目(物或化或地)最低录取分为627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035名。

二、南京工业大学在全国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招生省份科目年份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位次录取数省控线
北京2020本科5531735014436
北京物或化2020本科543191992436
北京物或化或生2020本科543191996436
北京不限2020本科536204483436
天津2020本科A6141139831476
天津不限2020本科A6101224210476
天津物或化或生2020本科A610122428476
天津物或化2020本科A610122426476
河北理科2020本科6132334771415
河北文科2020本科591516013465
山西理科2020本一B55922377191537
山西文科2020本一B55243805542
内蒙古文科2020本一A551395812520
内蒙古理科2020本一A4911881362452
辽宁文科2020本科592396618472
辽宁理科2020本科5771550972359
吉林理科2020本一A5391343950517
黑龙江理科2020本一A4962706360455
上海物或化或地2020本科496165141400
上海物或化或生2020本科4951674111400
上海物或化2020本科493172072400
上海2020本科4921744024400
上海不限2020本科4831963717400
江苏理科2020本一365439052049347
江苏理科2020本一3536932660347
江苏文科2020本一35313737497343
江苏理科2020本一35173952213347
江苏理科2020本一3507625815347
江苏文科2020本一3441903415343
浙江不限20201段60740022-594
安徽理科2020本一6041988361515
安徽理科2020本一584307459515
安徽文科2020本一579522719541
福建理科2020本科5731641254402
福建文科2020本科572393914465
福建理科2020本科480526269402
江西理科2020本一5901485254535
江西文科2020本一572440912547
山东不限20201段59133461103449
山东不限20201段573520089449
河南理科2020本一61431866178544
河南文科2020本一593682316556
湖北理科2020本一5901983156521
湖北理科2020本一5812371812521
湖北文科2020本一565537912531
湖南文科2020本一596481117550
湖南理科2020本一5931859158507
广东理科2020本科5823008130410
广东文科2020本科5461539410430
广西理科2020本一54720800174496
海南物或化或地2020本科62760354463
海南物或化或生2020本科626615513463
海南物或化2020本科62265779463
海南2020本科620681334463
重庆文科2020本一563586712536
重庆理科2020本一5502093143500
四川理科2020本一59429865157529
贵州文科2020本一568578429548
贵州理科2020本一53122006275480
云南文科2020本一58745147555
云南理科2020本一57020527129535
陕西理科2020本一5332144364451
甘肃文科2020本一55234279520
甘肃理科2020本一51813860170458
宁夏理科2020本一4361240456434
新疆理科2020本一503--58431

三、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万余人。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4项、二期项目6项、三期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本科专业(含方向)9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类等级(全国前2%~5%),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类等级(全国前10%~2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学校在5月ESI全球综合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59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8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并列中国大陆高校第26位;6月,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0位;2018年8月,学校跻身“2018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行列,位列全球第401-500位,并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6-51位。

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3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特聘教授5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人选26人(其中青年千人1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滚动支持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中组部“”领军人才11人、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人社部留学回国人员资助计划1人;“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主题专家组专家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着力构筑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20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2006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5个。“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207项,其中主持项目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现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4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十二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9200余项,科技经费31.5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柔性电子创新引智基地”项目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是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分别合作举办 “3+1”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共6个;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合作举办“1+2”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与美国东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1+2+1双学位项目2个;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2+2双学位项目1个;与英国剑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卡迪夫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现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数十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三百多名海外留学生。

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永恒主题,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创建,固本强源,协同创新,奋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

最新图文

吉林大学在青海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06:0:02

吉林大学在宁夏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18 23:0:55

吉林大学在内蒙古省2020年

时间:2023-09-21 04:0:31

吉林大学在辽宁省2020年最

时间:2023-09-21 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