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多少分上大学 > 正文

新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更新:2023-09-24 00:30:31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63分可以上上的具体大学名单。

新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新高考考563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首都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武汉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563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59 15106 公办/本科 医药
2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59 15106 公办/本科 医药
3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60 14943 公办/本科 医药
4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62 14584 公办/本科 医药
5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67 13770 公办/本科 医药
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2 573 12798 公办/本科 理工
7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72 12957 公办/本科 理工
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3 14432 公办/本科 ,师范
9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8 13571 公办/本科 ,师范
10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1 13109 公办/本科 ,师范
11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1 13109 公办/本科 ,师范
12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64 14274 公办/本科 理工
13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69 13401 公办/本科 理工
14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2 555 15752 公办/本科 理工
15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2 568 13571 公办/本科 理工
16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2 570 13253 公办/本科 理工
17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5 14087 公办/本科 师范
18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9 13401 公办/本科 师范
19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73 12798 公办/本科 医药
20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022 571 13109 公办/本科 理工
21 江南大学 北京 2022 565 13924 公办/本科
22 江南大学 北京 2022 573 12634 公办/本科
23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1 14760 公办/本科 师范
24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8 13571 公办/本科 师范
25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0 13253 公办/本科 师范
26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72 12957 公办/本科 师范
27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66 13923 公办/本科 理工
28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68 13571 公办/本科 理工
29 中国药科大学 北京 2022 572 12957 公办/本科 医药
3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53 16109 公办/本科 财经
3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55 15752 公办/本科 财经
3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56 15579 公办/本科 财经
3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64 14274 公办/本科 财经
34 云南大学 北京 2022 565 13924 公办/本科
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2 558 15107 公办/本科 理工
3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2 561 14585 公办/本科 理工
3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2 572 12799 公办/本科 理工
3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2 572 12799 公办/本科 理工
39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53 15441 公办/本科 医药
40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62 13910 公办/本科 医药
4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66 13255 公办/本科 医药
4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1 572 12316 公办/本科 理工
43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1 572 12316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44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理工
45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71 12454 公办/本科 理工
46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73 12147 公办/本科 理工
47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7 13092 公办/本科 ,师范
4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9 12768 公办/本科 ,师范
49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师范
50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师范
51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63 13744 公办/本科 理工
52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72 12316 公办/本科 理工
53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1 562 13910 公办/本科 理工
54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53 15441 公办/本科 师范
55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0 14215 公办/本科 师范
56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3 12147 公办/本科 师范
57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理工
58 江南大学 北京 2021 559 14389 公办/本科
59 江南大学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60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3 13744 公办/本科 师范
61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师范
62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师范
63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师范
64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73 12147 公办/本科 师范
65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理工
66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理工
67 郑州大学 北京 2021 566 13255 公办/本科
68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理工
69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71 12454 公办/本科 理工
7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55 15087 公办/本科 财经
7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58 14562 公办/本科 财经
7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财经
7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财经
7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财经
75 上海戏剧学院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艺术
7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1 553 15441 公办/本科 理工
7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1 566 13255 公办/本科 理工
7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1 568 12928 公办/本科 理工
7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1 570 12613 公办/本科 理工
8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1 571 12454 公办/本科 理工
8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55 16998 公办/本科 医药
82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2 15703 公办/本科 医药
83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医药
84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71 14096 公办/本科 医药
8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0 568 14617 公办/本科 理工
86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医药
87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2 13923 公办/本科 ,师范
88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3 13736 公办/本科 ,师范
89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58 16423 公办/本科 师范
90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师范
91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60 16057 公办/本科 师范
92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0 14271 公办/本科 师范
93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1 14096 公办/本科 师范
94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71 14096 公办/本科 师范
95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 2020 571 14096 公办/本科 理工
9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54 17162 公办/本科 财经
9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59 16240 公办/本科 财经
9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63 15523 公办/本科 财经
9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财经
100 上海戏剧学院 北京 2020 558 16423 公办/本科 艺术
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2023年新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新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563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青海高考文科563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563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青海高考理科563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理科563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文科563分排名多少
安徽高考文科563分排名多少
宁夏高考理科563分排名多少

高考志愿填报:选报[新增专业]四大秘诀

何谓新增专业

对新增专业可以从两种情况来判断:

一种是“国家新增专业”,也就是以前高校从未开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的专业。如,2011年国家新增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等。

另外一种是指,某高校新增专业。也就是说,某专业以前就有高校开设,只是对于某个学校来说从来没有开设过,现在新增加了,称之为“高校新增专业”.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3年开始招生的本科新增专业“西班牙语”这就可以称为北理工的新增专业,而以前西班牙语专业在北语、北大等一些院校都已开设的多年。

报考新增专业的顾虑

国家新增专业和高校新增专业是不同的,各有特性,但也有共性。从反馈来看,考生家长对报考新增专业一般存在一些顾虑。

一是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

考生家长在面对第一年招生的新增专业时都会遇到没有往年数据做参考的问题。没有参考数据报考时往往会觉得心里就没底。

二是对所报学科专业缺乏了解。

尤其是国家新增专业,考生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专业名称,更别提弄清它学的是什么,对未来发展和就业没有准确的预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这些顾虑都很有道理,所以,在报考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考虑、慎重选择。

选报新增专业小秘诀

1.以个人兴趣和定位为出发点

选择新增专业一定要从个人定位和兴趣出发。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是了解对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专业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的情况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机,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这一原则。

很多人光听专业名称感觉炫目、诱人就选择报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考生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众多问题。这一点对于选择国家新增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如果经过考察,某一专业真的是你兴趣所在,所学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长,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气质性格比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选专业的范畴。

2.选报时参考整体专业平均值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高校新增专业录取分数很高,有的则录取分数比较低,这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不管怎样,新增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应该在开设院校提档分数线之上,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考生家长一定要参考所报院校整体专业录取分数段的平均值,你的分数最好能在平均段偏上的位置,这样才能提高录取几率。

如果学校开设的专业比较多,那么可以看看该校是否开设过和新增专业相近的专业或学科类,查看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取中间段分数作为参考。

3.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当同一个新增专业不同院校都有开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选呢?一般来说,如果新增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新增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还有不少国家新增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一个专业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物联网专业,就涉及到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测控专业、通信专业、软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当你对某个专业一无所知时,其实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领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围,在专业相同,院校需要多选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本身在某一领域就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院校。

还以物联网为例,和物联网联系比较紧密的有计算机和通讯专业,报考时就可以找计算机专业或者通讯专业实力强的学校。

4.选择相近专业“曲线救国”

确实像很多考生家长顾虑的那样,新增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没法准确把握。但这也要分别来看,对于“高校新增专业”来说,虽然新增某专业的高校无数据可查,但是,其他同层次开设了该专业高校的录取、报考、就业等数据完全可以借来参考。只要慎重选择学校就可以了。

而国“家新增专业”可能没有任何数据作为参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既然国家开设了这个专业,说明未来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空间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时间,可能学生都毕业了这个行业依然没有成熟的市场。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好某个新增专业或有志于这个领域,又举棋不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先从其他相关、相近专业的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着手,搞一下“曲线救国”.

目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基本上都是宽口径、厚基础,本科阶段更偏向于打基础、通识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因此选择一个基础方向学精、学专,未来可以从事更高端领域的工作及研究,既不影响就业,转专业也会比较容易。因为好的基础才是专业发展的支持。

三、高考563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简介

1、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700余人。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学

2、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是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省政府共建医学院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学校设有19个学院(包含康达学院),拥有15家承担临床驻点班教学的性及专科性附属医院。学校校本部现有在职教职工1800多人,其中学校编制专任教师986人。有教授313人、副教授268人,有博士生导师759人、硕士生导师2477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科学院院士5人(包括双聘院士3人),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

3、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北京化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目前,学校共设有15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15300人,研究生约8100人(其中博士约1100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约2700人,留学生约460人。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

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0余年来,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首经贸人将思想和行动凝聚为“博纳敏行,知行合一”的骆驼精神,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首经贸校友遍布海内外,成为服务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首经贸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红庙,以留学生和非全日制教育为主。60余年来,学校已发展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并拥有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共设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侨学院、马克思主

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校园概貌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现有南望山校区、未来城校区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474353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67111平方米。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办学思想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弘扬“严在地大”的校风学风,坚持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

最新图文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预估

时间:2024-06-14 06:0:57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预估分

时间:2024-06-04 08:0:1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

时间:2024-06-02 19: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

时间: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