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多少分上大学 > 正文

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更新:2023-09-24 01:53:55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94分可以上上的具体大学名单。

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高考考594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上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天津医科大学、深圳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高考594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办/本科 医药
2 中南大学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办/本科
3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2022 592 9842 公办/本科 语言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2 591 9990 公办/本科 理工
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理工
6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办/本科 师范
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2 594 9542 公办/本科 理工
8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办/本科 理工
9 上海大学 北京 2022 589 10295 公办/本科
1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2022 604 8125 公办/本科 农林
11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办/本科 民族
12 西南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办/本科 财经
13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96 9260 公办/本科 理工
14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98 8957 公办/本科 理工
15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办/本科 艺术
16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 2022 604 8125 公办/本科 艺术
17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88 10455 公办/本科 ,师范
18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99 8799 公办/本科 ,师范
19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师范
20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2 596 9260 公办/本科 理工
2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理工
2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2 592 9842 公办/本科 理工
2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2 595 9405 公办/本科 理工
24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2 597 9101 公办/本科
25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2 600 8671 公办/本科
26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2 584 11096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27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2 585 10921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28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98 8957 公办/本科 医药
29 深圳大学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办/本科
30 深圳大学 北京 2022 595 9261 公办/本科
31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88 10455 公办/本科 ,师范
32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97 9101 公办/本科 ,师范
33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98 8957 公办/本科 ,师范
34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办/本科 ,师范
35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87 10606 公办/本科 理工
36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90 10139 公办/本科 理工
37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理工
38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99 8145 公办/本科 理工
39 四川大学 北京 2021 603 7612 公办/本科
40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97 8453 公办/本科 医药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理工
42 吉林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43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办/本科 师范
44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591 9357 公办/本科 理工
45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理工
46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603 7612 公办/本科 理工
4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办/本科 理工
48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办/本科 农林
49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办/本科 民族
50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97 8453 公办/本科 理工
51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理工
52 苏州大学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53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4 10409 公办/本科 ,师范
54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4 10409 公办/本科 ,师范
55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办/本科 ,师范
56 东北大学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办/本科 理工
5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1 584 10409 公办/本科 理工
5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1 590 9507 公办/本科 理工
5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理工
6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办/本科 理工
61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1 593 9042 公办/本科
62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1 593 9042 公办/本科
63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1 595 8752 公办/本科
64 深圳大学 北京 2021 592 9188 公办/本科
65 深圳大学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办/本科
66 深圳大学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办/本科
67 暨南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68 暨南大学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69 暨南大学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70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6 10120 公办/本科 ,师范
71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91 9357 公办/本科 ,师范
72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92 9188 公办/本科 ,师范
73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94 8884 公办/本科 ,师范
74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89 9653 公办/本科 理工
75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理工
76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86 11484 公办/本科 医药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0 603 8713 公办/本科 理工
78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办/本科 师范
79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602 8885 公办/本科 师范
80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办/本科 理工
81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0 598 9530 公办/本科 理工
82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0 604 8571 公办/本科 理工
83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601 9065 公办/本科 理工
84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603 8713 公办/本科 ,师范
8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0 584 11806 公办/本科 理工
8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0 592 10510 公办/本科 理工
8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0 584 11806 公办/本科 理工
8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0 598 9530 公办/本科 理工
8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0 601 9065 公办/本科 理工
90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0 592 10510 公办/本科
91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办/本科
92 华东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595 10027 公办/本科 理工
93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0 586 11484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94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84 11806 公办/本科 医药
95 深圳大学 北京 2020 595 10027 公办/本科
96 深圳大学 北京 2020 599 9375 公办/本科
97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0 10817 公办/本科 ,师范
98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3 10340 公办/本科 ,师范
99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5 10027 公办/本科 ,师范
100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602 8885 公办/本科 ,师范
2023年新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3年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2023年新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北京高考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594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宁夏高考理科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理科594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理科类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湖南高考物理类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三大症结

第一、低分高攀,造成“鸡飞蛋打”

高考志愿填报选择目标院校,需要准确定位,就是说考生自己的分数、位次要与目标院校录取的分数、位次相对应,依次小于两三分,形成由高到低的梯度。志愿填报失误的考生无一例外地违背了平行志愿填报的这一“戒律”。要么平行志愿同属于一个录取分数层次,投档线一个够不着个个够不着;要么填报的志愿院校录取分数层次一个比一个高。这是导致考生整个平行志愿“全军覆没”的根本原因所在。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即心态浮躁不切实际。以为“水向低处流,人向高处走”,目标院校选择“上瘾”,越选越高,也就“顺理成章”了。甚至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的考生和家长把志愿方案当作绘画作品,目标院校选得好,洋洋得意,自我欣赏,满足了自己的暂时虚荣的需要,到头来落得个“鸡飞蛋打”自欺欺人的结局。

第二、“冲一冲”就是选择所录分高的院校

我对10名寻求我帮助设计征集志愿的落选考生的原平行志愿方案进行分析时发现,第一院校志愿选择得非常离谱的占比80%。相当多的考生,把“冲一冲”的第一志愿院校错误地当作了高不可攀的“乌托邦”。在我调查的另外10名考生中,第一志愿院校录取的无有一人。显然,“冲一冲”的目标院校选择过高,误解了“冲一冲”的要义和本义。

所谓冲一冲,是指第一志愿目标院校录取分数不太确定,似够着似够不着,如果今年投档线比往年低两三分就进去了,高两三分就进不去。通俗的讲,就是选择“冲一冲”的第一志愿院校必须靠谱,不能是“八竿子够不着”的院校,不能明知够不着还要侥幸试一试,白白浪费了平行志愿的一个指标。

第三,选择目标院校错把去年录取分数当参考

我对寻求我帮助设计征集志愿的落选考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他(她)们告诉我选择目标院校的依据就是去年的录取分数和录取位次。更让我感叹的是,在我帮助规划设计志愿方案的许多考生中,质疑我为什么选择A院校而不选择B 院校,用的都是同一个标准,即去年的录取投档分数。这就难怪一些考生为什么落选,难怪我与被帮助考生在沟通中产生困难。

规划设计志愿方案,选择目标院校,依据的绝对不是单纯去年的录取分数,而是近三年录取分数对今年录取分数的科学预判。试想,如果所有考生都依据去年录取分数选择目标院校,填报高考志愿,其结果会是什么?

我在想,造成这种情况的产生,除了一些考生及家长填报志愿不得方法和技巧之外,就是思维的狭隘与知识的浅薄,看来普及高考志愿填报知识,大有必要,势在必行。

填报高考志愿的确很重要,考得好不如志愿报得好,考得好还须志愿报得好!填报好高考志愿绝不是临阵摸枪、绝不能临时抱佛脚,需要早做准备,及早积累知识和信息,提前研究。这是一个有知识、对孩子负责任的家长必须要做的。但愿明年高考的莘莘学子及家长们引以为戒!

三、高考594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简介

1、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是大连理工大学“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连理工大学与辽宁省盘锦市合作共建,于2012年12月30日获得教育部批复,并于2013年9月5日正式启用。学校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盘锦校区,坚持三个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盘锦校区已建校园占地面积5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现有各类编制教职工338人,其中教学科研专任教师157人,包括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领军人才)2人,正高级职称32人,副高级职称92人;现有在校学生5780人,包括全日制本科生5228人,研究生552人;已毕业七届研究生、五届本科生。校区规

2、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

3、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

4、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

5、深圳大学: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建校38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20多万各类创新创业人

最新图文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预估

时间:2024-06-14 06:0:57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预估分

时间:2024-06-04 08:0:1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

时间:2024-06-02 19: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

时间:2024-06-02 1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