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等。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春秋争者虽多,可霸主名额有限,这样争议就颇多。争议的真正源头实则就是对霸主评价的标准有所区别。纵观各类史籍,很难得到一致标准,原因如下:
其一,泛华夏地区的诸侯国是否能参与霸主评选
楚国本身也是周王室的分封国,春秋时楚君熊通打败随国,让随国在周桓王面前说情,提升楚国爵位。周桓王不同意,熊通就自立为“楚武王”。楚国称王之后,理论上就与周王室的封国体系脱节,不再是服从周王室分封的合法诸侯国,但实际上仍是泛华夏诸侯国之一。所以作为后世史学家,对于楚国也并非排斥。
其二,需不需要获得周天子承认
所谓霸主,是在周天子的名义之下号令诸侯,即“尊天子以令诸侯”。周天子虽然大权旁落,但仍是华夏共主,是所有臣民的精神领袖,不可以公然对抗;否则就不是争霸,而是反整个中原政治体系。
在通常定义的霸主之中被周天子正式承认的有:齐桓公、晋文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
各个诸侯国国君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其职位等同于周天子朝廷中的大夫或士的地位。
据说,当时的天下约有八百余个诸侯国。一部落即一国,一家族即一国,一城堡即一国。大国土地一百里或七十里,小国土地五十里不等。而最大的领地则非天子的王城莫属,为千余里。
这些弹丸之地的诸侯国们,众星捧月般的围绕着周天子的王城,布满了整个黄河流域。
后来天子位传到第十二代时,周幽王迷恋褒姒,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结果被西域犬戎入寇,可怜惨死在了异族刀下。
周太子姬宜臼复国之后,继承大统,因西京都城残破,遂东迁于中原洛阳,史称东周。东周之际,五霸先后兴起,是为春秋。
dna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什么
时间:2023-09-16 21:0:39invention可数吗
时间:2023-09-13 09:0:04地球大气层从低到高依次是
时间:2023-09-18 07:0:54宇文新州之懿范句式
时间:2023-09-21 1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