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新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更新:2023-09-23 18:31:50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9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新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一、高考59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新高考考59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首都医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上海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天津医科大学、深圳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59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办/本科 医药
2 中南大学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办/本科
3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2022 592 9842 公办/本科 语言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2 591 9990 公办/本科 理工
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理工
6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办/本科 师范
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2 594 9542 公办/本科 理工
8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办/本科 理工
9 上海大学 北京 2022 589 10295 公办/本科
1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2022 604 8125 公办/本科 农林
11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办/本科 民族
12 西南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办/本科 财经
13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96 9260 公办/本科 理工
14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98 8957 公办/本科 理工
15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 2022 602 8398 公办/本科 艺术
16 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 2022 604 8125 公办/本科 艺术
17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88 10455 公办/本科 ,师范
18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99 8799 公办/本科 ,师范
19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师范
20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2 596 9260 公办/本科 理工
2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理工
2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2 592 9842 公办/本科 理工
2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2 595 9405 公办/本科 理工
24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2 597 9101 公办/本科
25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2 600 8671 公办/本科
26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2 584 11096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27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2 585 10921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28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98 8957 公办/本科 医药
29 深圳大学 北京 2022 593 9695 公办/本科
30 深圳大学 北京 2022 595 9261 公办/本科
31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88 10455 公办/本科 ,师范
32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97 9101 公办/本科 ,师范
33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98 8957 公办/本科 ,师范
34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601 8528 公办/本科 ,师范
35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87 10606 公办/本科 理工
36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90 10139 公办/本科 理工
37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603 8264 公办/本科 理工
38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99 8145 公办/本科 理工
39 四川大学 北京 2021 603 7612 公办/本科
40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97 8453 公办/本科 医药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理工
42 吉林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43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办/本科 师范
44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591 9357 公办/本科 理工
45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理工
46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603 7612 公办/本科 理工
4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办/本科 理工
48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办/本科 农林
49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办/本科 民族
50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97 8453 公办/本科 理工
51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理工
52 苏州大学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53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4 10409 公办/本科 ,师范
54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4 10409 公办/本科 ,师范
55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办/本科 ,师范
56 东北大学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办/本科 理工
5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1 584 10409 公办/本科 理工
5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1 590 9507 公办/本科 理工
5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理工
6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1 602 7739 公办/本科 理工
61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1 593 9042 公办/本科
62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1 593 9042 公办/本科
63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1 595 8752 公办/本科
64 深圳大学 北京 2021 592 9188 公办/本科
65 深圳大学 北京 2021 600 8015 公办/本科
66 深圳大学 北京 2021 604 7475 公办/本科
67 暨南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68 暨南大学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69 暨南大学 北京 2021 601 7892 公办/本科
70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86 10120 公办/本科 ,师范
71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91 9357 公办/本科 ,师范
72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92 9188 公办/本科 ,师范
73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94 8884 公办/本科 ,师范
74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89 9653 公办/本科 理工
75 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98 8278 公办/本科 理工
76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86 11484 公办/本科 医药
7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2020 603 8713 公办/本科 理工
78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办/本科 师范
79 华中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602 8885 公办/本科 师范
80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办/本科 理工
81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0 598 9530 公办/本科 理工
82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北京 2020 604 8571 公办/本科 理工
83 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601 9065 公办/本科 理工
84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603 8713 公办/本科 ,师范
8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0 584 11806 公办/本科 理工
8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北京 2020 592 10510 公办/本科 理工
8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0 584 11806 公办/本科 理工
8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0 598 9530 公办/本科 理工
89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北京 2020 601 9065 公办/本科 理工
90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0 592 10510 公办/本科
91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 2020 596 9844 公办/本科
92 华东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595 10027 公办/本科 理工
93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北京 2020 586 11484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94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84 11806 公办/本科 医药
95 深圳大学 北京 2020 595 10027 公办/本科
96 深圳大学 北京 2020 599 9375 公办/本科
97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0 10817 公办/本科 ,师范
98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3 10340 公办/本科 ,师范
99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95 10027 公办/本科 ,师范
100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602 8885 公办/本科 ,师范
北京高考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594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宁夏高考理科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理科594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理科类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湖南高考物理类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湖南高考历史类59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2023年高考59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59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59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3年高考59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3年新高考59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综合)
2023年新高考59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综合)
2023年高考59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高考志愿如何冲稳保

1、志愿误区之“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

山东施行大平行志愿,本科12个“一志愿”了。很多家长都抱着“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填报志愿。

冲,即想冲2-3个踮起脚尖伸手就能够到的学校。

稳,再报4-6个正常情况下能稳上的学校。

最后,以防万一,以防扎堆,加2至3个保底学校。

甚至有的家长用“冲冲冲稳稳稳”的错误原则进行志愿填报。把“冲”的概率提高了3倍。

其想法是不想浪费孩子18年奋斗换来的每一分,非要冲击一下。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更有许多低级专家把“不浪费每一分”作为冲高的借口。但冲的结果是什么呢?

冲的结果,一般是掉进了所谓好学校里的烂专业。

4年学习着自己不喜欢没兴趣的专业,压抑痛苦,累觉不爱。“一毕业就失业”的概率也大为提升,因为冷门专业并没有这么大的招聘需求。若是想考研、读博,也因没有太多对口的研究方向而徒增难度。若是想跨考读研,回归自己所爱的专业,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在专业课上打败人家本专业学生,又要说服所报导师接受跨界的自己,难度超高、代价不小。

其实填志愿报是一项多维度的工作,不是只图学校名字,不是只图这个学校在一批、还是老二批招生(现实中只分985、211、普本。一批、老二批只是录取工作中的划分)。

而是性格倾向、专业定位、就业质量等多方面的高度吻合。还要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完美融合,达到最高的匹配度,才能确保志愿填报的精度。“冲稳保垫”原则,只是拿着人云亦云的说法吓唬蒙骗家长考生而已,这一做法极大的降低了志愿质量,是强大大多年来一直坚决反对的原则。

2、志愿误区之名校情结与专业情结

山东考生众多,每年都在6、70万人左右。像很多考生都有名校情结,非名校不读,哪怕进名校读它的最冷门专业呢也在所不惜。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若该院校真是排名前几的985大学也罢,高帽足够大!名气足够响!若不是,那就需要考生仔细考虑,换个角度:放下名校包袱,看是否能选择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名校,把分数稍微匀一点给专业、城市等因素。切忌把全部的分数都押在“名校”上。

还有热门专业情结,盲目的只盯一个专业,非该专业或该一类不读。这也是极为错误的。我国有500多个本科专业,近800个专科专业。

这其中,很多专业都是从同一个门类进化演变而成。很多近似专业,不仅课程高度重合,上课的老师也是同一拨人,就业质量也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竞争小的多,性价比高的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表兄弟专业”。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这两个专业。如果加上一点小幸运,本来是“弟弟”,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哥哥”。

如,15年暖通专业的学生遭遇建筑行业寒流,就业市场持续低迷。而燃气专业则持续升温,毕业生供不应求。制冷专业的学生也因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变得颇多抢手。格力、远大等名企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也稍不手软。所以,考生及家长不要只盯一个专业,应放宽眼界考虑相近或衍生专业。

3、志愿误区之填报规则要熟练

其实大多志愿误区都是因为家长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主观臆断,甚至不假思索的只凭字面意思判断。山东施行平行志愿规则,可以填报12个“一志愿”,纸面上填报数量较多,位居全国前列。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平行志愿是同时投向12所高校,甚至投向72个专业,认为被72个专业录取的概率都是相同的。还有的认为,平行志愿下可以反复投档。这都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熟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是进入学校大门的钥匙。为了方面记忆,强大大帮您归纳为四条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逐一检索,一次投档”。

翻译成最通俗的语言则是:本省内分数比我高、位次在我前面的同学先投“学校”,等他们投完,轮到投我的档案的时候,按志愿上的顺序逐一查看所报院校是否还有空缺名额,有的话就是投档该校,不再向下检索,剩下所有填报院校统统作废。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录取的概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强大大始终认为,志愿再多也没用,“一次投档”,活生生给你限定死了——只能投一所学校!比如,12个学校志愿,前四个没投进去,第五个学校投档进去了,说明前四个报高了,没用。后七个志愿不管能不能投进去,不再检索,通通作废,也没用。然则,有用的就只有这个第五个学校了。还不就是一个志愿有用?

4、志愿误区之每年新政需了解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家长和考生在政策解读上跌跟头。而这些误区多发生在一些新政策当中。

而这其中,很多家长都是错过、忽视了新优惠条件。是“不知道、不了解”所致。

如,16年山东增加了高校专项、评价招生、免费师范生等新的高招政策,对贫困地区孩子进入国家211高校及省属重点高校提供了多条录取渠道,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单纯以分数论高低的固有模式。又为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提供了免费上学,获取补助这样的优惠条件。很多人因政策了解不到位,白白错失了良机。

像免费师范生,是一份体面光鲜的在编岗,又是一份教书育人的神圣岗,又不会影响女生以后的婚嫁生子,又不收一分钱学费,毕业了还不用再考编制。比起那些在网上海发简历、招聘会上浪投简历、在企业里累死累活的工作强很多吧?这个优惠力度实在不小。

而对新政的误读、错解更为致命,还是以“免费师范生”举例说明:

很多山东考生及家长因“免费”二字看到了福利,却没有看到“去乡村小学任教6年”这一应尽的义务。其实,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政策误区,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强大大提醒各位家长及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若是仍害怕因政策失误,可以寻求专家的帮助。专家用几年来研究政策,当然熟记于心,信手拈来!

再比如说山东农村专项计划,都审核完了,竟然还有人来找强大大要申请表。这就是典型的,给您大福利,您却不知道,眼睁睁看人家都把好处拿在手里,您才悔之晚矣~

5、志愿误区之提前批的错误想法

在提前批中,“不报白不报”是最大的误读,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提前批报了,后面批次还能报。这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若是没有被提前批录取,不会影响后面各批次的填报。但是,一旦在提前批中被录取,即使后面的普本批、专科批有更好的选择也都通通无法填报。因为此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提前批高校所提取。很多高分考生,在提前批中“提前”出嫁,而高分低就,浪费考分。

也就是说提前批可以报,但一定要认真考虑清楚,与1批、2批高校进行分析比对,不要后悔!

6、志愿误区之征集志愿别当真

不要寄希望于征集志愿,很多家长及考生将征集志愿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甚至是兜底、保命志愿。

每年征集志愿中,存在着许多常规志愿填报严重失误的高分考生,而征集志愿的名额却少的可怜,造成了狼多肉少、僧多粥少,极为严峻、残酷的局面。

且征集计划中,一般都是专业定向生、地方农村专项生等,限制条件较高,一般考生还真没资格去报。

所以,强大大再三强调,常规志愿一定要报好,切勿对征集志愿期望过高,因为那将更加难报!

7、过度依赖所谓的“大数据”

高考大数据,指的是一些商业化公司搞的网站及其开发的“志愿通”“志愿卡”等程序或APP。

而大数据的最大缺陷是——唯分数是论!撇弃了志愿填报的其他重要因素,像男女性别、脾气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潜质、学科特长、职业规划、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考研深造等。而这种仅把分数为诱导,张三李四王五看到同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考生在某一高校扎堆儿,却在另一个同级高校无人报考的局面!

也忽略了因每一届考生对学校及专业的报考热情不同而造成的大小年因素。以及每年新推出的高招新政因素。

强大大做了12年志愿填报,早就能开发类似的志愿卡,工作室也有很多机会代理这种小卡片,但强大大一直坚持不用,就是因为不!好!用!

强大大一直认为,单纯以分数去套学校,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低级最low的!

所以说,家长考生们切记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家庭的和谐幸福,轻易地交给最低级最low的这卡那通大数据!

好了,一旦掉入上述7个误区,后果不堪设想。大家应有效地识别误区,对志愿陷阱避而远之,才能在安全地带稳步前行。

好了,以上就是常见的志愿陷阱了,家长及考生一定多看几遍,心中有数,才能填好志愿,上个好学校,学个好专业。

三、高考59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是北京市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建院校。已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呼文亮研究员,校长为我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饶毅教授。 学校校本部设有11个学院、1个研究中心和1所附属卫生学校,包括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人文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燕京医学院,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附属卫生学校。学校现有21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附属复兴医院(第八

2、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是一所有着电影历史传承和深厚电影文化积淀的高等艺术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0年创建的表演艺术研究所,1951年迁址并改名为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1953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校,1956年改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余年来,名师荟萃,学派传承,创作了众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在学科建设、教学创作、师资培养、人才选拔各方面都引领着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秉承“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校训,“修身、勤学、精艺、践行”的校风,以及“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的学校精神,坚持红色风韵、专业风范、时代风采、国家风度、国际风尚的办学特色,和“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的艺术观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能力扎实、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符合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的艺术人才。学校始终坚持遴选和培育精

3、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学科结构完善,学术实力雄厚,在技术创新、转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办学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进入一流大学建设行列。在9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北大学始终坚持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在内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自1987年建校以来,通过实施开放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和教育创新战略,承担“211工程”、“985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重点建设项目,主动融入东北大学“双一流”建设,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学校内涵

4、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服务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7.1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李忠军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学校位于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

5、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学校办学历史起源于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办学123年特别是近7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60余万名高级专门人才,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已成为我国“三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在校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8000余人,留学生1700余人。学校经过长期的育人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思想体系:构筑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确立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树立了“实施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创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观。学校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领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学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