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新高考641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更新:2023-09-23 19:29:32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4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641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新高考641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一、高考641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新高考考物理641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641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复旦大学医学院 河北 2022 物理 651 658 公办/本科 医药
2 浙江大学医学院 河北 2022 物理 649 764 公办/本科 医药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648 837 公办/本科 理工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649 764 公办/本科 理工
5 同济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633 2156 公办/本科
6 同济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641 1334 公办/本科
7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636 1776 公办/本科 师范
8 武汉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631 2418 公办/本科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河北 2022 物理 641 1334 公办/本科 理工
10 西安交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633 2156 公办/本科
1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辽宁 2022 物理 640 2124 公办/本科
12 北京师范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7 1441 公办/本科 师范
13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辽宁 2022 物理 638 2379 公办/本科
14 武汉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4 1772 公办/本科
15 南开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4 1764 公办/本科
16 华中科技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4 1778 公办/本科
17 华东师范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3 3016 公办/本科
18 上海财经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5 1669 公办/本科 财经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5 1673 公办/本科 理工
20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辽宁 2022 物理 651 1128 公办/本科 理工
21 北京理工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9 1305 公办/本科 理工
22 电子科技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2 1958 公办/本科 理工
23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辽宁 2022 物理 639 2263 公办/本科 理工
24 国防科技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4 2828 公办/本科 军事
25 西安交通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5 1672 公办/本科
26 厦门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9 2314 公办/本科
27 天津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3 3034 公办/本科 理工
28 东南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3 1849 公办/本科
29 北京邮电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9 2243 公办/本科 理工
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0 2192 公办/本科 财经
31 中山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3 2981 公办/本科
32 西北工业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4 2821 公办/本科 理工
33 中央财经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41 2058 公办/本科 财经
34 北京外国语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2 3161 公办/本科 语言
3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1 3174 公办/本科 理工
36 上海大学 辽宁 2022 物理 631 3235 公办/本科
37 复旦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51 662 公办/本科
38 复旦大学医学院 江苏 2022 物理 651 662 公办/本科 医药
3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49 800 公办/本科
4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49 800 公办/本科
41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46 1029 公办/本科
4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江苏 2022 物理 642 1406 公办/本科 医药
43 中国人民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47 955 公办/本科
44 南京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37 1985 公办/本科
45 南京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38 1852 公办/本科
46 南京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38 1852 公办/本科
47 南京大学 江苏 2022 物理 642 1406 公办/本科
48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河北 2021 物理 631 4285 公办/本科
49 同济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42 2440 公办/本科
50 同济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50 1536 公办/本科
51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48 1730 公办/本科 师范
52 武汉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42 2440 公办/本科
53 南开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42 2440 公办/本科
54 华中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8 3025 公办/本科
55 华东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4 3706 公办/本科
56 上海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2 4082 公办/本科 财经
5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河北 2021 物理 650 1536 公办/本科 理工
58 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7 3196 公办/本科 理工
59 西安交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46 1952 公办/本科
60 厦门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2 4082 公办/本科
61 天津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1 4285 公办/本科 理工
62 东南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6 3358 公办/本科
63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5 3527 公办/本科 理工
6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5 3527 公办/本科 财经
65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1 4285 公办/本科
66 中山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634 3706 公办/本科
67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辽宁 2021 物理 647 2462 公办/本科
68 华东师范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8 2315 公办/本科
69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辽宁 2021 物理 635 3983 公办/本科 理工
70 国防科技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5 2638 公办/本科 军事
71 厦门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6 2581 公办/本科
72 天津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5 2746 公办/本科 理工
73 北京邮电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6 2614 公办/本科 理工
74 中国政法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1 3107 公办/本科 政法
75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0 3332 公办/本科
76 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2 3049 公办/本科
77 西北工业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3 2876 公办/本科 理工
78 北京外国语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5 2698 公办/本科 语言
79 上海外国语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37 3694 公办/本科 语言
80 山东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33 4239 公办/本科
81 重庆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36 3731 公办/本科
8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3 2898 公办/本科 理工
83 中国传媒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33 4280 公办/本科 语言
84 华东政法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36 3799 公办/本科 政法
85 上海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42 3082 公办/本科
86 西南财经大学 辽宁 2021 物理 637 3728 公办/本科 财经
87 北京大学医学部 江苏 2021 物理 646 448 公办/本科 医药
88 北京大学医学部 江苏 2021 物理 647 405 公办/本科 医药
89 中国科学院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43 585 公办/本科
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50 312 公办/本科
91 复旦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41 703 公办/本科
92 复旦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45 485 公办/本科
93 复旦大学医学院 江苏 2021 物理 636 1049 公办/本科 医药
9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37 972 公办/本科
9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39 819 公办/本科
96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35 1130 公办/本科
97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41 703 公办/本科
98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江苏 2021 物理 631 1512 公办/本科 医药
99 中国人民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38 890 公办/本科
100 南京大学 江苏 2021 物理 633 1309 公办/本科
宁夏高考文科641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641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北京高考641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2023年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3年新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2023年新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综合)
2023年新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物理)
2023年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
2023年高考641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文科)

高考志愿梯度

是指在高考录取各批次中的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从高到低拉开档次所形成的层次阶梯。通常来说,是指第一个志愿院校与第二个志愿院校之间梯度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志愿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或者是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分数差。

通常,我们将院校梯度分为3类: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冲一冲

冲高不是“漫天要价”,有两点需要考生和家长思考清楚。

一是冲高的院校确实有一定可能的录取概率,但几乎微乎其微。例如,某院校近3年的录取排名基本稳定在6000名,那么9000名学生报考的话,录取概率微乎其微,反而浪费一个宝贵的志愿。

二是要有专业调剂的准备,被冲高院校录取已经实属不易,由于平行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考生必须服从专业调剂,所以冲高压线的考生一旦被投档,通常要被调剂到其他专业。因此,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考虑好是否愿意接受往年录取分数较低的专业录取,服从专业调剂。

稳一稳

稳一稳这部分的志愿,可以说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体。既能满足考生对于理想院校的小愿望,也能切合现实情况。

其实,目标院校是最难挑选的,因为一旦填报被录取概率很大,考生还要考虑心怡的专业能否被录取。毕竟院校的层次已经有所降低,如果再不能锁定专业,就读心仪专业的话,考生可能会难以接受。这时候需要考虑两点因素。

一是分数没有“浪费”的说法。部分家长有一个误区,以为分数一分都不浪费才算是志愿报的好。每当要填报层次稍低院校的时候,就比较难接受。其实,院校层次稍微降低一点,是为了选择专业的余地更大,只有少数操作失误导致高分低就,才是真的“浪费”分数。

二是注意填报专业的技巧。选择自己理想专业的时候,要注意前几年的录取情况,分析自己的分数是否有竞争力。同时不必要拘泥于特定的某一个专业,通常专业大类下的细分专业大都比较相似(如电子信息类下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这样我们的专业选择会更多。

小德建议考生和家长,提前查询好目标专业的往年录取情况。

保一保

这是考生的最后一道保险了,用到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务必要保证万无一失,主要注意“三不原则”。一是不拿新招生院校保底,新院校未知因素太多,容易出现不可控的状况。二是不拿招生计划少的院校保底,万一其他人也拿来保底,很有可能导致自己滑档。三是不拿往年录取波动大的院校保底,录取波动大、变数多,反而起不到保底的作用。

下面列举3种常见的院校梯度供参考(以平行志愿为例说明):

常规填报情况
普适性的填报方法,冲高的院校,要做好有专业调剂的准备;目标院校可适当保证专业;保底志愿通常设置两个,保证万无一失。

院校优先情况

未来暂时没有清晰的规划,对专业要求较低,想去更优质的大学,再填报一所目标院校,专业与院校统筹兼顾,最后的保底院校一定要足够的安全。但要注意确认,前5个志愿没有录取的话,保底院校自己是可以接受的。

专业优先情况

未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对专业要求高,难以接受专业调剂。结合职业方向,选择合适的专业,参考不同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确定4所目标院校。因为前面的志愿没有冲高,最后保底的院校可以适当激进一些。

总的来说,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四点:

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

2、考生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考生所学时也不宜填报。

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4、专业梯度。除了所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学校中的6个专业之间也要有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如果又没有同意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被院校退档了。由于专业录取是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专业分配规则不相同。所以,要设计好专业梯度,关键是要认真研究拟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填报专业志愿时,各专业之间要有足够的分数梯度,并按录取分作降阶排列。

三、高考641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

2、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

3、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

4、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历史承传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1985

5、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学校克服种种困难,艰难办学,吸引四方热血青年影从云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汇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赢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美誉。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关心学校建设,或担任校董,或举贤任能,或指导工作。于右任、瞿秋白、邓中夏、邵力子、陈望道等领导学校发展,或延揽人才,或规划学科,或执掌教务。以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施存统、萧楚女、沈雁冰、田汉、蒋光慈等为代表的“红色教授”则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上海大学成为革命青年向往的“东南革命最高学府”。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践行“养成建国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