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新高考629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更新:2023-09-23 19:34:29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2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629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新高考629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一、高考629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新高考考历史629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厦门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629分历史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5 517 公办/本科 理工
2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3 598 公办/本科 师范
3 武汉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34 255 公办/本科
4 南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6 483 公办/本科
5 华东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1 700 公办/本科
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河北 2022 历史 623 598 公办/本科 理工
7 厦门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2 649 公办/本科
8 天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2 649 公办/本科 理工
9 东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1 700 公办/本科
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3 598 公办/本科 财经
11 中央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1 700 公办/本科 财经
12 北京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24 550 公办/本科 语言
13 南京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39 133 公办/本科
14 浙江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35 179 公办/本科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22 413 公办/本科 理工
16 同济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26 325 公办/本科
17 武汉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31 229 公办/本科
18 南开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22 406 公办/本科
19 上海财经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29 253 公办/本科 财经
20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辽宁 2022 历史 621 444 公办/本科 理工
21 厦门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26 331 公办/本科
22 东南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20 453 公办/本科
23 中国政法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19 502 公办/本科 政法
2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19 476 公办/本科 财经
25 中央财经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19 501 公办/本科 财经
26 北京外国语大学 辽宁 2022 历史 619 490 公办/本科 语言
27 清华大学 江苏 2022 历史 639 107 公办/本科
28 北京大学 江苏 2022 历史 631 107 公办/本科
29 北京大学医学部 江苏 2022 历史 629 107 公办/本科 医药
30 复旦大学 江苏 2022 历史 623 140 公办/本科
31 复旦大学 江苏 2022 历史 634 107 公办/本科
32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2022 历史 633 107 公办/本科
33 中国人民大学 江苏 2022 历史 624 126 公办/本科
34 中国人民大学 江苏 2022 历史 624 126 公办/本科
35 北京大学医学部 福建 2022 历史 636 127 公办/本科 医药
36 中国人民大学 福建 2022 历史 636 127 公办/本科
3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9 539 公办/本科 理工
38 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34 382 公办/本科 师范
39 武汉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39 264 公办/本科
40 南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34 382 公办/本科
41 华中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2 842 公办/本科
42 华东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6 654 公办/本科
43 上海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5 698 公办/本科 财经
4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河北 2021 历史 629 539 公办/本科 理工
45 北京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3 793 公办/本科 理工
46 西安交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4 742 公办/本科
47 厦门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7 610 公办/本科
48 天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8 578 公办/本科 理工
49 东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5 698 公办/本科
50 中国政法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6 654 公办/本科 政法
5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7 610 公办/本科 财经
5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2 842 公办/本科
53 中山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8 578 公办/本科
54 中央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8 578 公办/本科 财经
55 北京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30 497 公办/本科 语言
56 上海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3 793 公办/本科 语言
57 重庆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20 925 公办/本科
58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9 979 公办/本科 理工
59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辽宁 2021 历史 629 648 公办/本科
6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7 397 公办/本科 理工
61 北京师范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3 909 公办/本科 师范
62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辽宁 2021 历史 629 629 公办/本科
63 华中科技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1 564 公办/本科
64 华东师范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6 423 公办/本科
65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2 975 公办/本科 理工
66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辽宁 2021 历史 639 345 公办/本科 理工
67 北京理工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1 581 公办/本科 理工
68 西安交通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3 518 公办/本科
69 天津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8 366 公办/本科 理工
70 东南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4 476 公办/本科
71 北京邮电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3 936 公办/本科 理工
72 中国政法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6 420 公办/本科 政法
7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8 379 公办/本科 财经
7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0 613 公办/本科
75 中山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5 451 公办/本科
76 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3 938 公办/本科
77 中央财经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5 457 公办/本科 财经
78 北京外国语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7 384 公办/本科 语言
79 上海外国语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5 465 公办/本科 语言
80 山东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0 622 公办/本科
8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辽宁 2021 历史 620 1050 公办/本科
82 中南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8 682 公办/本科
83 湖南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6 767 公办/本科
84 重庆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7 753 公办/本科
85 中国传媒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0 616 公办/本科 语言
86 华东政法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9 650 公办/本科 政法
87 西南财经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30 610 公办/本科 财经
88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3 919 公办/本科 政法
89 北京交通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5 799 公办/本科 理工
90 西南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0 1058 公办/本科
91 南京审计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1 1012 公办/本科 财经
92 广州中医药大学 辽宁 2021 历史 623 907 公办/本科 医药
93 北京大学 江苏 2021 历史 638 101 公办/本科
94 北京大学医学部 江苏 2021 历史 630 123 公办/本科 医药
95 复旦大学 江苏 2021 历史 631 115 公办/本科
96 复旦大学 江苏 2021 历史 637 101 公办/本科
97 上海交通大学 江苏 2021 历史 631 115 公办/本科
98 中国人民大学 江苏 2021 历史 629 141 公办/本科
99 中国人民大学 江苏 2021 历史 629 141 公办/本科
100 南京大学 江苏 2021 历史 619 385 公办/本科
吉林高考文科629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629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理科类629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江苏高考物理629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物理629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2023年新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综合)
2023年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3年新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物理)
2023年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2023年新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629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综合)

改成平行志愿 为啥还是志愿难报?

平行志愿了,为什么家长还是志愿难报?

我们来回顾一下北京自2013年以来高考志愿填报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2013年以前,北京实行考前估分填报志愿,志愿模式为顺序志愿,第一志愿一所院校,第二志愿A、B、C三所院校。在这种志愿填报模式下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家长抱怨志愿难报,首先是估分定位难,家长只能根据考生考前的一模、二模及平时成绩估分填报,高考完后好多学生会成绩变动较大;其次落榜率较高,特别是高分考生,一志愿和二志愿的学校相比层次相差悬殊。顺序志愿模式下,各高校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学生,一志愿没有录满的情况才会录取二志愿学生,比如一些有冲击北大清华这样一流名校的学生,一旦差一两分没有被录取,很多去北工大、首经贸这类的院校了,人大、中财等学校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因为这些学校在一志愿就已经录满了学生,这点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非常难接受的。

2014年高考改革,顺应北京家长们的意见,首次迎来了平行志愿,实行考前估分小平行志愿,即一志愿A、B两所院校,第二志愿A、B、C三所院校。一开始家长都非常高兴,觉得志愿好报了,可是到了当年五月份真正开始填报的时候,家长们发现平行志愿并没有让志愿好报,他们仍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填报,首先,考前估分定位还是老问题;其次,第一年实行平行志愿,各院校的录取分数肯定会在以前的基础上上涨,到底会涨成什么样,家长们不知道;再者,平行的A、B两所院校之间究竟应该拉开多少分的梯度才是合理的,如何保障孩子去到理想的学校,家长们心里没底。对于家长们来说高考志愿填报依然是一件难事,于是大家开始抱怨高考改革不彻底。

到了2015届,北京高考志愿填报实行重大改革,实行考后知分、知排名填报志愿,并且是大平行的志愿填报模式,本科一、二、三批都有6个平行志愿院校,每个院校可以填报6个专业,这几乎完全满足了家长们先前的愿望。但在4月份一模后,家长新的困惑、难点又来了,例如以前理科2000名的考生可以进中央财经大学选择热门财经类专业,今年进校都没有把握,明显感觉到这种变化,无论一本、二本考生都比以前少了很多机会。到了6月份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们面临的问题还是同以前的家长类似,一是不知道第一年实行大平行志愿,各院校分数会在以前的基础上涨多少;二是即使填报6所学校,仍然不知道这6所学校应该怎样搭配组合才是合理的,一旦填报不合理,保底院校保不住,仍会有学生档案投不出去,出现没学上的情况,或者高分进入不理想的院校。

为什么家长一直以来总是觉得志愿难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经验,都是第一年做高三学生家长。像天津、河南等省份已实行大平行志愿多年,一旦出分填报时,家长们也从未感过轻松。所以,无论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发生怎么样的改革,不管是考前报还是考后报,顺序志愿还是平行志愿,小平行还是大平行,新晋高三的家长都会觉得不好报,无从下手。

总结起来家长缺乏三个方面的经验:信息、方法和心理。

首先是信息,家长和考生对大学和专业了解少。每个孩子在填志愿的时候要涉及到上百所大学和上百个专业,现阶段的很多家长是80年代90年代上过大学的,现在的大学、专业、跟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大学只分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现在的大学先分提前批,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提前批又分A段、B段、C段,本科一批中有985、211大学和普通重点大学,同样是本科二批院校,又有在京二本外地一本招生的院校,大学之间的层次是千差万别的,就读了不同的学校对将来孩子的发展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专业同大学一样,在以前,某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如果有三个博士生导师,那么这个专业有可能在全国都能进前十。可是现在博士生导师已经不再是我们衡量一个专业优势的唯一指标了,家长们可能没听说过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一级学科排名、基地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这些名词。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大学专业信息、指标你都不了解,那么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是将自己置身在茫茫大海中,根本不知道哪里才是靠岸点。可想而知这样选出来的大学专业,对孩子将来的长远发展一定是有影响的。

其次是方法,家长对志愿填报的规则理解容易出现偏差,缺少数据,更对录取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有的家长不能真正理解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做出来的志愿方案未必合理。家长大都看到的只是平行志愿的好处:扩大了考生的择校范围,提高考生的录取率和投档率,增加了高分考生被投档、录取的机会,降低了考生填报的难度,但对它暗藏的许多风险认识不足,如录取分数变化、《招生简章》的录取规则、专业级差、身体条件方面的限制等等。家长在看往年录取数据的时候也是过于片面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往往只关注上一年的录取数据,今年的大平行志愿模式下,分数普涨,理科90%的一本院校录取排名上涨,文科也有80%的院校录取排名上涨。往年比本科线高40分50分录取的院校,今年要高80分才能去。如何准确把握志愿录取规则?如何准确解读录取数据?这些对家长而言都是难题。

最后是心理方面,包括有效沟通、权衡、适时激励等。

有的家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好良好地与孩子沟通。不管家长在外面是什么身份,总经理也好,干部也好,在孩子眼里,你只是父母,你说的话,孩子很可能不听、不信,你跟孩子没法沟通。沟通这一块是需要提前做工作的,否则你只能看着孩子往错误的方向走却无法阻止。如果不解决好沟通问题,最后完成的志愿方案总会是不如人意的,而受影响的最终也还是落到孩子身上。

另外大学、专业、地区等多因素的权衡也让家长颇感为难。能上好大学,进热门专业难,专业能进了,院校层次下来了,要想院校、专业都满足,去外地的院校可以,但离开北京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还会受到爷爷、奶奶等家庭长者的影响,还会考虑孩子自理能力,性格因素、性别、安全、饮食、气候、就业等太多的因素,如何权衡?

都知道提高成绩重要,如何适时激励,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好。去年有个学生,成绩一般,高三伊始就定目标为北工大,并为此制定学习计划,认真执行,家长知道以目前的成绩要想实现目标至少需要提升80分,觉得希望渺茫,担心不成功孩子承受不了,三番五次做学生工作,最后孩子终于认识到父母意见的“正确性”,上北京工业大学可能性不大,从此对学习再也提不起兴趣了!家长不知在此阶段气可鼓不可泄,真正理智的时候是在6月份。我们往年有这样的一个案例,考生成绩中等,能上北工大,学习不温不火,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觉得孩子学习不上进,如果努力的话,涨几十分是很正常的。后来我们老师在与考生面谈交流过程中,了解其未来的职业理想是进大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做管理者、当白领。老师就引导孩子,500强等大企业招人是有要求的,一般要求985,211大学,性名牌大学会更好,北京工业大学虽是一所优秀的211大学,但她是北京市市属的,算不上名牌大学,还有部属的211大学,还有985等性大学、例如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考生表示非常想去这类名校,咨询老师就告诉孩子以他现在的成绩上不了这样的名校,至少还差50分。考生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成绩会上升,并开始自己计算数学、物理、英语各科能提多少分。此时老师建议他回学校找各科老师聊一聊,自己到底能有多大提分空间。过了一段时间家长打来电话,特别高兴地告诉我们,孩子学习状态非常好,班主任老师反映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晚自习室。面谈起到了激励作用,考生最终被天津大学录取。报志愿不仅仅填报大学、专业,适时的激励很有必要,并且越早越好!

三、高考629分历史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云南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并经过两次调整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  近年来,学校着力提升办学境界和格局,大力促进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学科态势,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2、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最初在北京沙滩红楼办学,1954年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学院三院

3、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拥有哈尔滨、威海、深圳三个校区。工程师的摇篮双一流A类高校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模范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培育了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

4、西南大学:西南大学(Southwest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学校主体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坐落于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占地8270余亩,校舍面积18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闻名遐迩的花园式学校,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园。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1936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教育学院。1950年,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教育、国文、外文、史地、数学等系与1940年成立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合并建立西南师范学院,农艺、园艺和农产制造等系与1946年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等合并建立西南农学院。1985年,两校分别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2000年,重庆市轻工业职业大学并

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