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高考64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更新:2023-09-23 19:39:06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4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64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高考64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一、高考64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高考考理科64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高考644分理科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北京大学医学部 山西 2022 理科 644 322 公办/本一A 医药
2 复旦大学 山西 2022 理科 643 340 公办/本一A
3 复旦大学医学院 山西 2022 理科 652 196 公办/本一A 医药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西 2022 理科 642 358 公办/本一A
5 上海交通大学 山西 2022 理科 646 279 公办/本一A
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山西 2022 理科 653 187 公办/本一A 医药
7 南京大学 山西 2022 理科 639 438 公办/本一A
8 浙江大学 山西 2022 理科 644 322 公办/本一A
9 北京大学 内蒙古 2022 理科 639 248 公办/本一A
10 北京大学医学部 内蒙古 2022 理科 643 196 公办/本一A 医药
11 复旦大学医学院 内蒙古 2022 理科 651 128 公办/本一A 医药
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内蒙古 2022 理科 645 180 公办/本一A
1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内蒙古 2022 理科 639 248 公办/本一A 医药
14 中国人民大学 内蒙古 2022 理科 643 196 公办/本一A
15 南京大学 内蒙古 2022 理科 642 208 公办/本一A
16 复旦大学 山西 2021 理科 650 492 公办/本一A
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山西 2021 理科 654 369 公办/本一A
18 上海交通大学 山西 2021 理科 654 369 公办/本一A
1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山西 2021 理科 654 369 公办/本一A 医药
20 中国人民大学 山西 2021 理科 650 492 公办/本一A
21 南京大学 山西 2021 理科 652 427 公办/本一A
22 浙江大学医学院 山西 2021 理科 644 719 公办/本一A 医药
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山西 2021 理科 641 850 公办/本一A 理工
24 北京大学医学部(英语类) 内蒙古 2021 理科 639 396 公办/本一A 医药
25 北京大学医学部 内蒙古 2021 理科 651 207 公办/本一A 医药
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内蒙古 2021 理科 651 207 公办/本一A
27 中国人民大学 内蒙古 2021 理科 650 223 公办/本一A
28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理科 652 6430 公办/本科 理工
29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河北 2020 理科 640 10452 公办/本科
30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理科 646 8341 公办/本科 语言
31 北京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1 6724 公办/本科 语言
32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河北 2020 理科 646 8341 公办/本科
33 中南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0 7007 公办/本科
34 湖南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0 7007 公办/本科
35 重庆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理科 635 12472 公办/本科
36 重庆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3 6125 公办/本科
37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理科 644 8965 公办/本科 语言
38 中国传媒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6 8341 公办/本科 语言
39 华东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7 11658 公办/本科 政法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0 7007 公办/本科 理工
41 吉林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8 7686 公办/本科
42 华中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2 9708 公办/本科 师范
43 大连理工大学(中日合作办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1 10082 公办/本科 理工
44 大连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3 6125 公办/本科 理工
4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1 10082 公办/本科 财经,政法
46 上海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0 7007 公办/本科
47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理科 635 12472 公办/本科 农林
48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5 8674 公办/本科 农林
49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8 7686 公办/本科 理工
50 中央民族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5 8674 公办/本科 民族
51 西南财经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8 7686 公办/本科 财经
52 南京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5 8674 公办/本科 理工
53 西南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9 10835 公办/本科 政法
54 苏州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5 8674 公办/本科
55 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8 11231 公办/本科 ,师范
56 东北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6 8341 公办/本科 理工
5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 2020 理科 636 12058 公办/本科 理工
58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 2020 理科 637 11658 公办/本科 理工
59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河北 2020 理科 648 7686 公办/本科 理工
60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5 8674 公办/本科
61 华东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5 8674 公办/本科 理工
62 北京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理科 636 12058 公办/本科 理工
63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52 6430 公办/本科 医药
64 海军军医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7 11658 公办/本科 医药,军事
65 深圳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8 11231 公办/本科
66 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8 11231 公办/本科 ,师范
67 兰州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3 9339 公办/本科
68 华南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4 12894 公办/本科 师范
69 武汉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0 10452 公办/本科 理工
70 北京工业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4 8965 公办/本科 理工
71 首都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5 12472 公办/本科 ,师范
72 河海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9 10835 公办/本科 理工
73 西南交通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3 9339 公办/本科 理工
74 东华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8 11231 公办/本科
75 西北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4 12894 公办/本科 政法
76 北京化工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1 10082 公办/本科 理工
77 西北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6 12058 公办/本科
78 哈尔滨工程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9 10835 公办/本科 理工
79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5 12472 公办/本科 农林
80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4 12894 公办/本科 理工
8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河北 2020 理科 634 12894 公办/本科 理工
8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36 12058 公办/本科 财经
83 南京邮电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2 9708 公办/本科
8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河北 2020 理科 634 12894 公办/本科 理工
8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河北 2020 理科 640 10452 公办/本科 财经
86 北京师范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41 1908 公办/本一A 师范
87 武汉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43 1724 公办/本一A
88 南开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47 1409 公办/本一A
89 华中科技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44 1635 公办/本一A
90 华东师范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36 2409 公办/本一A
91 上海财经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34 2630 公办/本一A 财经
9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41 1908 公办/本一A 理工
93 北京理工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49 1240 公办/本一A 理工
94 电子科技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39 2127 公办/本一A 理工
95 西安交通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53 986 公办/本一A
96 厦门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34 2630 公办/本一A
97 天津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35 2521 公办/本一A 理工
98 东南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41 1908 公办/本一A
99 中山大学 山西 2020 理科 634 2630 公办/本一A
100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内蒙古 2020 理科 641 716 公办/本一A
2023年高考64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新高考64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青海高考理科类64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2023年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综合)
2023年新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物理)
2023年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3年新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3年新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综合)
2023年高考64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文科)

填志愿技巧:14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只是扩大了考生院校选择的范围,减轻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压力,由于报考信息的不对称,考生家长对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和分数使用等方面缺乏经验,容易走入误区或盲区,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造成“高分落榜或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上线落榜的具体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4种类型: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③宣传力度;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 不服从调剂

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主要因素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①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

三、高考644分理科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学校的前身中原大学诞生于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是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原局创建,并由第二书记陈毅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的一所“抗大式”的革命大学。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期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先后整合中南六省河南大学、中华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优质的财经、政法教育资源,荟萃大量学术造诣深厚、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于1953年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

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3、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佛山南海和汕尾4个校区。  学科水平整体提升。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5个本科专业,18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布局覆盖除军事学外的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第三批重点马院。  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现有专任教师数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拥有国

4、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邓小平同志1979年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学校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能力卓越,自觉服务国家的骨干与领军人才”为人才培养总目标,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培育践行“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已经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

5、武汉大学: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