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新高考570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更新:2023-09-23 20:07:58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70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70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新高考570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一、高考570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新高考考物理570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国海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兰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西南大学(荣昌校区)、福州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连医科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辽宁大学、广西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570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71 24634 公办/本科 理工
2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理工
3 山东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5 中国传媒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3 30033 公办/本科 语言
6 吉林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72 23984 公办/本科 理工
8 上海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9 西南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3 23356 公办/本科 财经
10 苏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11 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师范
1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理工
13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2 23984 公办/本科
14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7 20936 公办/本科 理工
15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65 28568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16 暨南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3 30033 公办/本科
17 兰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18 武汉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4 29282 公办/本科 理工
19 北京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7 20936 公办/本科 理工
20 河海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3 30033 公办/本科 理工
21 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师范
22 江南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0 25269 公办/本科
23 西北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1 31495 公办/本科
24 湖南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师范
25 郑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26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2 30764 公办/本科 农林
27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68 26529 公办/本科
28 中国药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3 30033 公办/本科 医药
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理工
30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河北 2022 物理 564 29282 公办/本科
3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财经
32 福州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理工
33 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医药
3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4 22729 公办/本科 理工
3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北 2022 物理 572 23984 公办/本科 理工
36 华中农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4 29282 公办/本科 农林
37 南京农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农林
3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物理 575 22143 公办/本科 理工
39 大连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9 19795 公办/本科 医药
4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河北 2022 物理 560 31496 公办/本科 语言
41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医药
42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7 27220 公办/本科 理工
4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物理 578 20380 公办/本科 理工
44 辽宁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9 25895 公办/本科
45 北京体育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1 24634 公办/本科 体育
46 太原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5 28568 公办/本科 理工
47 上海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0 32247 公办/本科 理工
48 上海电力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5 28568 公办/本科 理工
49 南方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3 23356 公办/本科 医药
50 广西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3 30033 公办/本科
51 重庆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0 32247 公办/本科 医药
52 安徽医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80 19205 公办/本科 医药
53 武汉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0 32247 公办/本科 理工
5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73 23356 公办/本科 理工
55 北京建筑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3 30033 公办/本科 理工
56 南京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2 30764 公办/本科 理工
57 广东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5 28568 公办/本科 财经
58 内蒙古大学 河北 2022 物理 560 32247 公办/本科
59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理工
60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河北 2021 物理 575 26354 公办/本科 理工
61 苏州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6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理工
63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6 32017 公办/本科
64 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中外/港澳/本科 理工
65 武汉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2 34751 公办/本科 理工
66 北京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9 23927 公办/本科 理工
67 河海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4 26972 公办/本科 理工
68 西南交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5 26354 公办/本科 理工
69 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师范
70 江南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71 西北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9 30021 公办/本科
72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9 30021 公办/本科 农林
73 合肥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理工
74 中国药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医药
75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76 云南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0 36168 公办/本科
7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理工
78 华中农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农林
79 南京中医药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医药
80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理工
81 上海政法学院 河北 2021 物理 567 31356 公办/本科 政法
82 太原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7 31356 公办/本科 理工
83 上海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4 26972 公办/本科 理工
84 上海电力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6 25729 公办/本科 理工
8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8 24508 公办/本科 语言
86 南方医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医药
87 广西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88 浙江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5 32704 公办/本科 师范
89 重庆医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医药
90 广州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7 31356 公办/本科
91 南京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财经
92 武汉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理工
93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1 35449 公办/本科 ,师范
94 上海海事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3 27552 公办/本科 理工
95 北京建筑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理工
96 东北农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4 33361 公办/本科 农林
97 南京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2 34751 公办/本科 理工
98 燕山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0 29403 公办/本科
99 广东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71 28818 公办/本科 财经
100 内蒙古大学 河北 2021 物理 566 32017 公办/本科
2023年高考570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570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安徽高考文科570分排名多少
湖北高考物理570分排名多少
青海高考文科570分排名多少
广西高考理科570分排名多少
安徽高考理科570分排名多少
内蒙古高考理科570分排名多少
吉林高考文科570分排名多少
陕西高考文科570分排名多少
黑龙江高考文科570分排名多少
广东高考物理570分排名多少

高考志愿如何冲稳保

1、志愿误区之“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

山东施行大平行志愿,本科12个“一志愿”了。很多家长都抱着“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填报志愿。

冲,即想冲2-3个踮起脚尖伸手就能够到的学校。

稳,再报4-6个正常情况下能稳上的学校。

最后,以防万一,以防扎堆,加2至3个保底学校。

甚至有的家长用“冲冲冲稳稳稳”的错误原则进行志愿填报。把“冲”的概率提高了3倍。

其想法是不想浪费孩子18年奋斗换来的每一分,非要冲击一下。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更有许多低级专家把“不浪费每一分”作为冲高的借口。但冲的结果是什么呢?

冲的结果,一般是掉进了所谓好学校里的烂专业。

4年学习着自己不喜欢没兴趣的专业,压抑痛苦,累觉不爱。“一毕业就失业”的概率也大为提升,因为冷门专业并没有这么大的招聘需求。若是想考研、读博,也因没有太多对口的研究方向而徒增难度。若是想跨考读研,回归自己所爱的专业,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在专业课上打败人家本专业学生,又要说服所报导师接受跨界的自己,难度超高、代价不小。

其实填志愿报是一项多维度的工作,不是只图学校名字,不是只图这个学校在一批、还是老二批招生(现实中只分985、211、普本。一批、老二批只是录取工作中的划分)。

而是性格倾向、专业定位、就业质量等多方面的高度吻合。还要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完美融合,达到最高的匹配度,才能确保志愿填报的精度。“冲稳保垫”原则,只是拿着人云亦云的说法吓唬蒙骗家长考生而已,这一做法极大的降低了志愿质量,是强大大多年来一直坚决反对的原则。

2、志愿误区之名校情结与专业情结

山东考生众多,每年都在6、70万人左右。像很多考生都有名校情结,非名校不读,哪怕进名校读它的最冷门专业呢也在所不惜。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若该院校真是排名前几的985大学也罢,高帽足够大!名气足够响!若不是,那就需要考生仔细考虑,换个角度:放下名校包袱,看是否能选择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名校,把分数稍微匀一点给专业、城市等因素。切忌把全部的分数都押在“名校”上。

还有热门专业情结,盲目的只盯一个专业,非该专业或该一类不读。这也是极为错误的。我国有500多个本科专业,近800个专科专业。

这其中,很多专业都是从同一个门类进化演变而成。很多近似专业,不仅课程高度重合,上课的老师也是同一拨人,就业质量也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竞争小的多,性价比高的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表兄弟专业”。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这两个专业。如果加上一点小幸运,本来是“弟弟”,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哥哥”。

如,15年暖通专业的学生遭遇建筑行业寒流,就业市场持续低迷。而燃气专业则持续升温,毕业生供不应求。制冷专业的学生也因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变得颇多抢手。格力、远大等名企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也稍不手软。所以,考生及家长不要只盯一个专业,应放宽眼界考虑相近或衍生专业。

3、志愿误区之填报规则要熟练

其实大多志愿误区都是因为家长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主观臆断,甚至不假思索的只凭字面意思判断。山东施行平行志愿规则,可以填报12个“一志愿”,纸面上填报数量较多,位居全国前列。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平行志愿是同时投向12所高校,甚至投向72个专业,认为被72个专业录取的概率都是相同的。还有的认为,平行志愿下可以反复投档。这都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熟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是进入学校大门的钥匙。为了方面记忆,强大大帮您归纳为四条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逐一检索,一次投档”。

翻译成最通俗的语言则是:本省内分数比我高、位次在我前面的同学先投“学校”,等他们投完,轮到投我的档案的时候,按志愿上的顺序逐一查看所报院校是否还有空缺名额,有的话就是投档该校,不再向下检索,剩下所有填报院校统统作废。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录取的概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强大大始终认为,志愿再多也没用,“一次投档”,活生生给你限定死了——只能投一所学校!比如,12个学校志愿,前四个没投进去,第五个学校投档进去了,说明前四个报高了,没用。后七个志愿不管能不能投进去,不再检索,通通作废,也没用。然则,有用的就只有这个第五个学校了。还不就是一个志愿有用?

4、志愿误区之每年新政需了解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家长和考生在政策解读上跌跟头。而这些误区多发生在一些新政策当中。

而这其中,很多家长都是错过、忽视了新优惠条件。是“不知道、不了解”所致。

如,16年山东增加了高校专项、评价招生、免费师范生等新的高招政策,对贫困地区孩子进入国家211高校及省属重点高校提供了多条录取渠道,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单纯以分数论高低的固有模式。又为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提供了免费上学,获取补助这样的优惠条件。很多人因政策了解不到位,白白错失了良机。

像免费师范生,是一份体面光鲜的在编岗,又是一份教书育人的神圣岗,又不会影响女生以后的婚嫁生子,又不收一分钱学费,毕业了还不用再考编制。比起那些在网上海发简历、招聘会上浪投简历、在企业里累死累活的工作强很多吧?这个优惠力度实在不小。

而对新政的误读、错解更为致命,还是以“免费师范生”举例说明:

很多山东考生及家长因“免费”二字看到了福利,却没有看到“去乡村小学任教6年”这一应尽的义务。其实,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政策误区,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强大大提醒各位家长及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若是仍害怕因政策失误,可以寻求专家的帮助。专家用几年来研究政策,当然熟记于心,信手拈来!

再比如说山东农村专项计划,都审核完了,竟然还有人来找强大大要申请表。这就是典型的,给您大福利,您却不知道,眼睁睁看人家都把好处拿在手里,您才悔之晚矣~

5、志愿误区之提前批的错误想法

在提前批中,“不报白不报”是最大的误读,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提前批报了,后面批次还能报。这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若是没有被提前批录取,不会影响后面各批次的填报。但是,一旦在提前批中被录取,即使后面的普本批、专科批有更好的选择也都通通无法填报。因为此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提前批高校所提取。很多高分考生,在提前批中“提前”出嫁,而高分低就,浪费考分。

也就是说提前批可以报,但一定要认真考虑清楚,与1批、2批高校进行分析比对,不要后悔!

6、志愿误区之征集志愿别当真

不要寄希望于征集志愿,很多家长及考生将征集志愿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甚至是兜底、保命志愿。

每年征集志愿中,存在着许多常规志愿填报严重失误的高分考生,而征集志愿的名额却少的可怜,造成了狼多肉少、僧多粥少,极为严峻、残酷的局面。

且征集计划中,一般都是专业定向生、地方农村专项生等,限制条件较高,一般考生还真没资格去报。

所以,强大大再三强调,常规志愿一定要报好,切勿对征集志愿期望过高,因为那将更加难报!

7、过度依赖所谓的“大数据”

高考大数据,指的是一些商业化公司搞的网站及其开发的“志愿通”“志愿卡”等程序或APP。

而大数据的最大缺陷是——唯分数是论!撇弃了志愿填报的其他重要因素,像男女性别、脾气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潜质、学科特长、职业规划、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考研深造等。而这种仅把分数为诱导,张三李四王五看到同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考生在某一高校扎堆儿,却在另一个同级高校无人报考的局面!

也忽略了因每一届考生对学校及专业的报考热情不同而造成的大小年因素。以及每年新推出的高招新政因素。

强大大做了12年志愿填报,早就能开发类似的志愿卡,工作室也有很多机会代理这种小卡片,但强大大一直坚持不用,就是因为不!好!用!

强大大一直认为,单纯以分数去套学校,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低级最low的!

所以说,家长考生们切记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家庭的和谐幸福,轻易地交给最低级最low的这卡那通大数据!

好了,一旦掉入上述7个误区,后果不堪设想。大家应有效地识别误区,对志愿陷阱避而远之,才能在安全地带稳步前行。

好了,以上就是常见的志愿陷阱了,家长及考生一定多看几遍,心中有数,才能填好志愿,上个好学校,学个好专业。

三、高考570分物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进入,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系统化思维改革创新,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

2、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2亩。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历经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组、中央大学水利系、南京大学水利系等多次更名)。195

3、西北大学: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首批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摇篮”“作家摇篮”。学校现有太白校区、桃园校区、长安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3

4、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历史积淀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1年获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05年获得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8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11年与其他10所行业特色高

5、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位列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第89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