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更新:2023-09-23 20:40:48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35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一、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高考考535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首都医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贵州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扬州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高考535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44 17717 公办/本科 医药
2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44 17717 公办/本科 师范
3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42 18081 公办/本科 医药
4 中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26 20768 公办/本科 医药
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44 17717 公办/本科 财经
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2 528 20562 公办/本科 理工
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2022 532 19645 公办/本科 语言
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北京 2022 529 20350 公办/本科 语言
9 浙江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27 20767 公办/本科 师范
10 浙江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28 20562 公办/本科 师范
11 安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44 17717 公办/本科 医药
12 海南大学 北京 2022 542 18081 公办/本科
13 贵州大学 北京 2022 542 18081 公办/本科
14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 2022 537 19014 公办/本科 理工
15 湘潭大学 北京 2022 542 18081 公办/本科
16 扬州大学 北京 2022 533 19644 公办/本科
17 扬州大学 北京 2022 536 19191 公办/本科
18 扬州大学 北京 2022 540 18449 公办/本科
19 扬州大学 北京 2022 544 17717 公办/本科
20 天津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529 20350 公办/本科 财经
21 天津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541 18261 公办/本科 财经
22 江西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540 18449 公办/本科 财经
23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 2022 529 20350 公办/本科 艺术
24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 2022 532 19817 公办/本科 艺术
25 温州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33 19644 公办/本科 医药
26 上海海事大学 北京 2022 527 20767 公办/本科 理工
27 河南大学 北京 2022 542 18081 公办/本科
28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26 20947 公办/本科 理工
29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34 18580 公办/本科 医药
30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39 17770 公办/本科 医药
31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31 19062 公办/本科 医药
32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25 20111 公办/本科 医药
33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44 16884 公办/本科 医药
3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44 16884 公办/本科 财经
3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45 16715 公办/本科 财经
3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45 16715 公办/本科 财经
3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1 526 19932 公办/本科 理工
3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2021 529 19385 公办/本科 语言
39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2021 538 17926 公办/本科 语言
40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1 540 17575 公办/本科 医药
41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1 542 17245 公办/本科 医药
42 上海电力大学 北京 2021 535 18426 公办/本科 理工
43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 2021 540 17575 公办/本科 医药
44 南方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36 18248 公办/本科 医药
45 重庆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41 17425 公办/本科 医药
46 安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33 18768 公办/本科 医药
47 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30 19208 公办/本科 理工
48 贵州大学 北京 2021 544 16884 公办/本科
49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 2021 532 18911 公办/本科 理工
50 宁波大学 北京 2021 540 17575 公办/本科
51 宁波大学 北京 2021 543 17073 公办/本科
52 湘潭大学 北京 2021 531 19062 公办/本科
53 湘潭大学 北京 2021 535 18426 公办/本科
54 扬州大学 北京 2021 525 20111 公办/本科
55 扬州大学 北京 2021 527 19742 公办/本科
56 扬州大学 北京 2021 534 18580 公办/本科
57 扬州大学 北京 2021 535 18426 公办/本科
58 天津财经大学 北京 2021 525 20111 公办/本科 财经
59 江西财经大学 北京 2021 542 17245 公办/本科 财经
60 江西财经大学 北京 2021 545 16715 公办/本科 财经
61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 2021 532 18911 公办/本科 艺术
62 河南大学 北京 2021 531 19062 公办/本科
63 河南大学 北京 2021 531 19062 公办/本科
64 西安外国语大学 北京 2021 527 19742 公办/本科 语言
65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25 20111 公办/本科 理工
66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36 20448 公办/本科 医药
67 中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38 20101 公办/本科 医药
6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北京 2020 526 22474 公办/本科 理工
6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 2020 543 19199 公办/本科 理工
70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0 527 22273 公办/本科 财经
7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2020 539 19928 公办/本科 语言
72 上海电力大学 北京 2020 537 20280 公办/本科 理工
7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北京 2020 539 19928 公办/本科 语言
74 南方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28 22059 公办/本科 医药
75 浙江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34 20870 公办/本科 师范
76 浙江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45 18824 公办/本科 师范
77 重庆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44 19028 公办/本科 医药
78 重庆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44 19028 公办/本科 医药
79 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531 21477 公办/本科 理工
80 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540 19751 公办/本科 理工
81 南京财经大学 北京 2020 533 21066 公办/本科 财经
82 武汉科技大学 北京 2020 537 20280 公办/本科 理工
83 湘潭大学 北京 2020 535 20647 公办/本科
84 扬州大学 北京 2020 526 22474 公办/本科
85 扬州大学 北京 2020 530 21686 公办/本科
86 扬州大学 北京 2020 532 21287 公办/本科
87 扬州大学 北京 2020 539 19928 公办/本科
88 浙江财经大学 北京 2020 525 22668 公办/本科 财经
89 浙江财经大学 北京 2020 526 22474 公办/本科 财经
90 天津财经大学 北京 2020 542 19396 公办/本科 财经
91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 2020 535 20647 公办/本科 艺术
92 上海海事大学 北京 2020 532 21287 公办/本科 理工
93 河南大学 北京 2020 534 20870 公办/本科
94 河南大学 北京 2020 535 20647 公办/本科
95 河南大学 北京 2020 543 19199 公办/本科
96 西安外国语大学 北京 2020 544 19028 公办/本科 语言
97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0 527 22273 公办/本科 理工
98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0 531 21477 公办/本科 理工
99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0 532 21287 公办/本科 理工
100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0 532 21287 公办/本科 理工
2023年新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2023年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2023年新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535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新疆高考文科535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535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535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物理535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黑龙江高考理科535分排名多少
山西高考文科535分排名多少
贵州高考文科535分排名多少
宁夏高考理科535分排名多少
山东高考综合535分排名多少

1、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不再补档”

1、分数优先:每一批次每一阶段院校录取时,高考总分高的考生先于总分较低的考生投档

举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学、志愿2清华大学、志愿3中国人民大学,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国人民大学、志愿2复旦大学,由于甲考生分数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档,如果甲考生不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够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虽然其填在志愿3,甲也是先被投进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乙考生志愿1是中国人民大学,依然在后面投档,这就是分数高优先投档。(如果是以往梯度志愿,那就是乙考生先被投档进中国人民大学,如果甲考生不够北京大学分数,而且后续学校一志愿也招满了,那甲考生直接会掉档,显然这样不是很合理)

2、遵循志愿:每个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顺序的,计算机投档时按考生填报的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检索

说明:高考未改革省份,通常可以填6-9个志愿,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个志愿,投档时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顺序投档,直到满足就投出,都不满足,就掉档了,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录取,所以我们要把分数最高、最想上的学校专业填在最前面切记切记,不要乱填,如果你志愿1是个分数低的、不想上的学校,那会直接被录取的,那真是有苦难言。

3、一次投档,不再补档:省考试院在正式投档前一般会进行多次模拟投档(理解为正式演出前的排练),看是否有问题,以及和各院校沟通是否需要调整招生计划等,模拟没有问题后,会正式投档,投档后不再补充投档,只有在院校没有录满的情况下,会组织征集志愿填报。

在平行志愿实际投档过程在,针对某个考生和针对本省所有考生也是分别有规则的,首先我们来讲针对某个考生来说,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怎样的:

2、针对某个考生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如果某考生本科一批填了A、B、C、D、E、F等6个平行志愿,A、B、C等是有顺序的,最想上的学校就填最前面,录取时首先将考生档案投到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档条件,就不再向CDEF院校投档,以此类推。
一般来说,平行志愿填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
冲一冲:把有希望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AB志愿;
稳一稳:把与自己成绩“门当户对”的学校作为CD志愿;
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绩稍低点的学校作为EF志愿。
不过,要注意的是,“冲一冲”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乱冲,当然其中一个乱冲也无妨。

另外志愿填报时建议“服从调剂”,普遍来讲,毕业后一个好学校比专业更重要些,而且冲一冲的好学校基本上也很难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如果不服从调剂,退档后,只能等征集志愿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学校,上不了一批还是可以被二批院校录取的;

如果非某一专业不上,选择不服从调剂的话,建议A志愿就填自己分数够,而且专业分也足够被录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档跟上面一样就只能等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

至于征集志愿,不说100%就是不好学校,也有少数征集上了好学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愿意去的学校,一般也不会有你喜欢的专业,基本都是需要被调剂专业的。

3、针对全省考生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针对本省所有考生来说,主要就是以分数优先、遵从志愿来投档,所谓分数优先就是分数高的考生先投档(这里应该是先模拟投档,因为档案实际是一次性投出的,但是在投出前会进行多次模拟投档),至于从高分到低分是如何投档的,为什么又有些同学掉档了,为什么还有征集志愿,下面以一张经典的高考车站录取漫画来为大家呈现,相当明了,相信您看完一定知道平行志愿到底是怎样录取的了。

是不是很直白,懂了吧!

4、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与以往梯度志愿录取规则的区别

平行志愿是相较于以往的梯度志愿来说的,由于平行志愿可以降低报考风险,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水平(暂且认为分数代表学生水平)与大学水平相匹配,从而让高校和考生达成“双赢”,而尽量避免出现一些高分考生掉档到差一些的大学和某些好大学出现爆冷想象(好大学没有招到应招水平的学生,就是那些所谓的低分却上好大学了),这样也有利于大学教学组织管理,促进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因为学校要想提高生源质量,就会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来吸引高分考生。

下面以考生北京考生A、B举例说明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录取规则的区别:

志愿顺序考生A:高考分数658分考生B:高考分数660分
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2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梯度志愿投档(以前):假如北京大学最低投档分数是655分,清华大学最低投档分数665分

考生A的志愿“1”(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北京大学,其分数658也达到了北京大学最低投档线655分,档案就可以投给北京大学;

考生B的志愿“1”(第一志愿)填报的是清华大学,志愿“2”填报的是北京大学,但是其分数660分不够清华大学最低投档线665分,其档案不能被投进清华大学,如果其志愿2北京大学有足够多考生第一志愿填报,尽管其高考分数比考生A高,那么其档案也投不进北京大学,如果后续志愿学校依然第一志愿考生报考充足,考生B就会掉档了,如果后续志愿学校有第一志愿不足的,而且也接受其他志愿,那可以被投进去。

梯度志愿往往会造成高分考生掉档的情况,有些考生为了不掉档,可能高分保守填低分学校,低分考生可能捡漏爆了个好学校,这样肯定不符合教育方向,所以现在梯度志愿已经几乎完全被平行志愿所取代,当然在一些特殊批次还是梯度志愿,是有其必要性的,比如独立组织校考的艺术类院校批次。

平行志愿投档(现在):

由于考生B的分数660分比考生A的650分高,考生B就优先得到投档机会,如果考生B报考的清华大学已投档满额,但录取系统可以再检索考生B填报的下一个志愿北京大学,如果北京大学没有投档满额,考生B的档案就可以投给北京大学;

当轮到考生A投档时,如果北京大学已投档满额,这时考生A尽管把北京大学列在志愿的首位,其档案也不能投给北京大学,录取系统只能再检索考生A填报的下一个志愿复旦大学,依次往后。

这样基本上平行志愿只要填报学校梯度拉开、服从调剂,基本也不会掉档,而且考多少分被录取到对应层次的学校,也属于是合情合理的。

三、高考535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于1917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自1957 年起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是我国最高医学研究机构和最高医学教育机构。院校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引领我国医学科技教育发展和维护人民健康为己任,教育人才辈出,科研硕果累累,医疗领衔行业,为我国现代科学医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之初,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创了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最早的公共卫生实践,取得了“北京猿人研究”“单体麻黄素提取”“黑热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在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全国控制和基本消灭麻风病、根治绒毛膜上皮癌化学疗法的创建与推广、我国抗生素自主研发和工业化生产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院校培养了包括张孝骞、张锡钧、钟惠澜、林巧稚等在内的53 位医药卫生领域两院院士,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规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30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6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日制本科生14100人,研究生7692人,留学生1012人。学科建设: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9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临床医学入围ESI全球前1‰,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52。现有10

3、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时局动乱,学校几度易名、数迁校址,在风雨沧桑中生生不息、坚持办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不断开拓进取,绘就了新的历史篇章。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优势

4、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和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学校位列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中国大学排名第89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898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历经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湖北甲种工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中南钢铁工业学校、武昌钢铁工业学校的传承与发展,1958年组建为武汉钢铁学院,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的武汉钢铁学院、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武汉冶金科技大学。1998年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成为第一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5、宁波大学: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主政浙江期间曾指示:“希望宁波大学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性大学,为浙江建设创新型省份,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