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高考511分能上什么大学

更新:2023-09-24 06:09:16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11分能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11分能上的具体大学名单。

高考511分能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11分能上什么大学

高考考51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南京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湖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华侨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高考51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21 21870 公办/本科 医药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北京 2022 512 23533 公办/本科 理工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北京 2022 520 22064 公办/本科 理工
4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2 516 22777 公办/本科 医药
5 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20 22064 公办/本科 理工
6 南京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519 22241 公办/本科 财经
7 浙江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517 22585 公办/本科 财经
8 浙江财经大学 北京 2022 517 22585 公办/本科 财经
9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14 23164 公办/本科 理工
10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20 22064 公办/本科 理工
11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21 21870 公办/本科 理工
12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21 21870 公办/本科 理工
1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2022 505 24836 公办/本科 理工
14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2022 512 23533 公办/本科 理工
15 杭州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17 22585 公办/本科 师范
16 四川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01 25595 公办/本科 师范
17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2 503 25202 公办/本科 理工
18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2 517 22585 公办/本科 理工
19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2 517 22585 公办/本科 理工
20 长沙理工大学 北京 2022 518 22413 公办/本科 理工
21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2022 515 22966 公办/本科 财经
22 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14 23164 公办/本科 理工
23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17 22585 公办/本科 医药
24 湖北大学 北京 2022 509 24096 公办/本科
25 大连外国语大学 北京 2022 520 22064 公办/本科 语言
26 四川外国语大学 北京 2022 516 22777 公办/本科 语言
27 重庆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13 23353 公办/本科
28 重庆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19 22241 公办/本科
29 中国计量大学 北京 2022 513 23353 公办/本科 理工
30 安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19 22241 公办/本科 师范
3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北京 2022 505 24836 公办/本科 理工
32 河北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13 23353 公办/本科 医药
3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北京 2022 513 23353 公办/本科 财经
3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北京 2022 520 22064 公办/本科 财经
35 重庆交通大学 北京 2022 510 23924 公办/本科 理工
36 华侨大学 北京 2022 519 22241 公办/本科
37 西安科技大学 北京 2022 511 23728 公办/本科 理工
38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05 23400 公办/本科 医药
39 中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04 23553 公办/本科 医药
40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1 507 23094 公办/本科 医药
41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1 516 21622 公办/本科 财经
4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北京 2021 521 20782 公办/本科 语言
43 浙江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12 22269 公办/本科 师范
44 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21 20782 公办/本科 理工
45 南京财经大学 北京 2021 515 21793 公办/本科 财经
46 浙江财经大学 北京 2021 508 22926 公办/本科 财经
47 浙江财经大学 北京 2021 514 21931 公办/本科 财经
48 温州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21 20782 公办/本科 医药
49 上海海事大学 北京 2021 518 21295 公办/本科 理工
50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10 22579 公办/本科 理工
51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12 22269 公办/本科 理工
52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18 21295 公办/本科 理工
53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19 21115 公办/本科 理工
54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19 21115 公办/本科 理工
55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2021 506 23257 公办/本科 理工
56 杭州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06 23257 公办/本科 师范
57 杭州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07 23094 公办/本科 师范
58 杭州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21 20782 公办/本科 师范
59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1 513 22100 公办/本科 理工
60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1 515 21793 公办/本科 理工
61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1 518 21295 公办/本科 理工
62 长沙理工大学 北京 2021 519 21115 公办/本科 理工
63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2021 515 21793 公办/本科 财经
64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2021 520 20942 公办/本科 财经
65 南京工业大学 北京 2021 515 21793 公办/本科 理工
66 福建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18 21295 公办/本科 医药
67 湖北大学 北京 2021 507 23094 公办/本科
68 浙江工商大学 北京 2021 516 21622 公办/本科 财经
69 江西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15 21793 公办/本科 师范
70 河北大学 北京 2021 521 20782 公办/本科
71 四川外国语大学 北京 2021 511 22423 公办/本科 语言
72 重庆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04 23553 公办/本科
73 重庆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18 21295 公办/本科
74 中国计量大学 北京 2021 501 23997 公办/本科 理工
75 中国计量大学 北京 2021 513 22100 公办/本科 理工
76 中国计量大学 北京 2021 517 21456 公办/本科 理工
77 安徽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15 21793 公办/本科 师范
78 河北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02 23848 公办/本科 医药
79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北京 2021 509 22740 公办/本科 财经
80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北京 2021 513 22100 公办/本科 财经
81 山西大学 北京 2021 509 22740 公办/本科
82 重庆交通大学 北京 2021 503 23698 公办/本科 理工
83 华侨大学 北京 2021 517 21456 公办/本科
84 华侨大学 北京 2021 518 21295 公办/本科
85 华侨大学 北京 2021 520 20942 公办/本科
86 西安科技大学 北京 2021 507 23094 公办/本科 理工
87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0 514 24810 公办/本科 医药
88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2020 508 25969 公办/本科 理工
89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2020 515 24600 公办/本科 理工
9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2020 520 23610 公办/本科 理工
91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0 512 25203 公办/本科 理工
92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 2020 520 23610 公办/本科 理工
93 长沙理工大学 北京 2020 513 25007 公办/本科 理工
94 重庆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21 23431 公办/本科
95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北京 2020 504 26695 公办/本科 理工
9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北京 2020 506 26322 公办/本科 理工
97 河北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05 26497 公办/本科 医药
98 武汉工程大学 北京 2020 517 24229 公办/本科 理工
99 重庆交通大学 北京 2020 511 25389 公办/本科 理工
100 重庆交通大学 北京 2020 519 23809 公办/本科 理工
2023年高考511分能上什么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511分能上什么大学
2023年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文科
2023年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3年新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3年新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物理
2023年新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2023年新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511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如何设置高考志愿填报梯度?

高考志愿梯度是指在高考录取各批次中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从高到低拉开档次所形成层次阶梯。

通常来说是指第一个志愿院校与第二个志愿院校之间梯度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志愿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或者是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分数差。

一、高考志愿梯度的种类及作用

高考志愿梯度包括院校梯度、专业梯度、批次梯度,过去大家对前两种志愿梯度考虑的较多,而对批次梯度考虑的较少。

1.批次梯度

批次梯度是指填报各批次志愿时,对不同批次志愿的策划和设计上要有梯度,使所填报的各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

从2015年起,教育部要求三个专项计划招生(国家级贫困专项、高校农村专项、地方贫困专项)要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即在提前批和本一批之间设立一个单设本科批次。

目前多数省高考录取批次设置为六个批次(提前批、单设批、本一批、本二批、本三批、高职专科批)。这六个批次互不影响、互不交错,是各自独立的过程。省级招办严格按照批次和考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提档,实行批批清、上不清下不接的录取过程。

即先提取填报了提前批次考生的档案,等提前批次全部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单设本科批次的录取,依此类推。

已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没有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档案则投向下一个批次,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批次录取院校招生结束。

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的一般方法是:主报批次所选院校录取的分数要大于下一批次所选院校的录取分数,主报批次上一批次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主报批次院校的录取分数。

2.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历史、知名度、实力、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录取分数高低的层次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院校在投档录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位置。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4个(或6个)院校志愿之间要参考拟报院校3--5年录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录取分数段,使所报志愿院校之间录取分数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就整体而言,平行院校之间的分数梯度要控制在5--8分,视为合理搭配。

其具体操作为:首先要重点选定一所与本人分数相对应的院校(即稳妥院校)作为平行志愿B,其分数把握为:如若要保证热门或强势专业,本人分数必须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上分数段【(平均分+最高分)/2】;

若要保证较好专业,本人分数要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以上即可;若要满足一般专业,本人分数则应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下分数【(平均分+最低分)/2】。

其次要选择一所档次相对较高院校(即冲高院校)作为平行志愿A,专业必须服从调剂,其分数控制为:平行A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与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的分差控制在5--8分为宜,即可保证中等以上专业。

最后还要选择两所保证录取的院校(保底院校),其分数控制在被本人分数低10分左右。如若考生一心想报平行B院校心仪专业,也可放弃平行A志愿(冲高院校)的机会,把B志愿放到A志愿的位置,就能首先检索保证录取。

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三点:(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2)本人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本人所学时也不宜填报;(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3.专业梯度

除了所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学校中的6个专业之间也要有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如果又未填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被院校退档了。由于专业录取是由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专业分配规则不相同,所以,要设计好专业梯度,关键是要认真研究拟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填报专业志愿时,各专业之间要有足够的分数梯度,并按录取分作降阶排列。

二、运用梯度填报志愿的技巧

(1)低分高攀。

一是填报提前批次院校。由于提前批次不单独划线,其录取分数完全取决于当年实际报考人数和成绩,往往可能使考生在考分不高的情况下被录取。

二是单设本科批次。从2012年起国家实行贫困专项定向招生计划,这给全国832个国贫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考生提供了上“985”、“211”工程大学的机会,单就国家专项一项计划实施3年来,全国约有9万名农村考生圆了以较低分上名牌大学的梦想。

由于提前批和单设本科批次实行顺序(梯度)志愿,因此,只要懂技巧,有经验,就能使过重点线的考生上一个更高档次的大学。

三是利用一些院校“降批录取”的机会。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第一批招生院校每年都会留出少数招生计划录取第二批本科分数线上的考生。

如有些比较冷门或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专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就采取降批录取的办法。又如一些在一批招生的院校,因与校本部不在同一城市,甚至跨省,在录取时有时会降一个批次。

(2)交叉突破。

就是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这些年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来纯文史类或理工类院校都在朝着类院校的方向发展。

正是由于新开设的非传统类型的专业还不广为人知或虽知但还没有认同,因此,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

(3)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

由于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所以填报这些专业可以圆一些考生的院校和专业梦。

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

(4)院校之间的分数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高分考生的选择余地要大一些,批次省控线上边缘考生的选择余地小。

一般来说,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约,如果A志愿是冲高的院校或专业,其排序在后的B、C、D(E、F)志愿之间梯度可适当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专业,其余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5)填报志愿要防止“剪刀差”。

即:挑学校时看院校最低分,选专业时挑学校热门专业。考生要知道热(冷)门专业与分数直接相关,本人分数与拟选专业分数要求形成很大反差(称作“剪刀差”),其结果是虽被录取,但却被调剂到了很不满意的专业。

因此,填报志愿不仅要看上年院校最低分,更要看平均分,最好是看专业平均分。

三、高考511分能上的大学简介

1、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现由金华(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区、萧山校区)、兰溪3个校区,20个学院(含独立学院)组成。浙江师范大学坚持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质量、提升特色、提升效益”为主线,秉承“砺学砺行、维实维新”校训精神,弘扬“务实、求实、扎实”育人传统,实施“特色化、国际化、区域化、协同化”发展战略,主动服务浙江

2、上海海事大学: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二级学

3、北方工业大学:历史沿革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美丽校园学校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占地452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学校环境雅致,人文气息浓厚,1986年建立了全国理工科院校

4、湖北大学: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一、历史沿革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二、校区概况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三、学科专业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

5、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6万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连续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2020年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硕士点高校第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70%。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国家杰出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