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新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

更新:2023-09-24 10:19:25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556分能上的具体大学名单。

新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

一、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

新高考考55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云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昌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辽宁大学等,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55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49 16780 公办/本科 医药
2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59 15106 公办/本科 医药
3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59 15106 公办/本科 医药
4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60 14943 公办/本科 医药
5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2 562 14584 公办/本科 医药
6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3 14432 公办/本科 ,师范
7 河海大学 北京 2022 564 14274 公办/本科 理工
8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2 555 15752 公办/本科 理工
9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5 14087 公办/本科 师范
10 江南大学 北京 2022 565 13924 公办/本科
11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2 561 14760 公办/本科 师范
12 合肥工业大学 北京 2022 566 13923 公办/本科 理工
1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53 16109 公办/本科 财经
1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55 15752 公办/本科 财经
1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56 15579 公办/本科 财经
1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2 564 14274 公办/本科 财经
17 云南大学 北京 2022 565 13924 公办/本科
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2 558 15107 公办/本科 理工
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2 561 14585 公办/本科 理工
20 南昌大学 北京 2022 565 13924 公办/本科
21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2022 559 15106 公办/本科
22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2022 564 14274 公办/本科
23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2 546 17365 公办/本科 财经
24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2 563 14432 公办/本科 财经
25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 2022 561 14760 公办/本科 理工
26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 2022 566 13923 公办/本科 农林
27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 2022 566 13923 公办/本科 农林
28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2 563 14432 公办/本科 医药
2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北京 2022 550 16590 公办/本科 财经
30 辽宁大学 北京 2022 560 14943 公办/本科
31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50 15922 公办/本科 医药
32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51 15758 公办/本科 医药
33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53 15441 公办/本科 医药
34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62 13910 公办/本科 医药
35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1 566 13255 公办/本科 医药
36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52 15608 公办/本科 理工
37 河海大学 北京 2021 563 13744 公办/本科 理工
38 西南交通大学 北京 2021 562 13910 公办/本科 理工
39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53 15441 公办/本科 师范
40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0 14215 公办/本科 师范
41 江南大学 北京 2021 559 14389 公办/本科
42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3 13744 公办/本科 师范
43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师范
4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理工
45 郑州大学 北京 2021 566 13255 公办/本科
4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52 15608 公办/本科 财经
4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55 15087 公办/本科 财经
4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58 14562 公办/本科 财经
49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财经
5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财经
5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财经
52 上海戏剧学院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艺术
5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1 553 15441 公办/本科 理工
5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1 566 13255 公办/本科 理工
55 南昌大学 北京 2021 559 14389 公办/本科
56 南昌大学 北京 2021 563 13744 公办/本科
57 长安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理工
58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2021 559 14389 公办/本科
59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2021 562 13910 公办/本科
60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61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1 549 16077 公办/本科 财经
62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1 552 15608 公办/本科 财经
63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 2021 548 16248 公办/本科 理工
64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 2021 558 14562 公办/本科 理工
65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理工
6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理工
6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北京 2021 564 13576 公办/本科 理工
68 华中农业大学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农林
69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 2021 559 14389 公办/本科 农林
70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 2021 561 14072 公办/本科 农林
71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1 551 15758 公办/本科 医药
7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北京 2021 553 15441 公办/本科 财经
73 辽宁大学 北京 2021 552 15608 公办/本科
74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46 18623 公办/本科 医药
75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55 16998 公办/本科 医药
76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2 15703 公办/本科 医药
77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医药
78 天津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医药
79 河海大学 北京 2020 547 18429 公办/本科 理工
80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58 16423 公办/本科 师范
81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师范
82 南京医科大学 北京 2020 547 18429 公办/本科 医药
83 湖南师范大学 北京 2020 560 16057 公办/本科 师范
8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54 17162 公办/本科 财经
8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59 16240 公办/本科 财经
86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63 15523 公办/本科 财经
8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2020 564 15332 公办/本科 财经
88 上海戏剧学院 北京 2020 558 16423 公办/本科 艺术
8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京 2020 566 14983 公办/本科 理工
90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北京 2020 558 16423 公办/本科
91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北京 2020 563 15523 公办/本科
92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0 559 16240 公办/本科 财经
93 南京审计大学 北京 2020 561 15881 公办/本科 财经
94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 2020 559 16240 公办/本科 理工
95 大连海事大学 北京 2020 562 15703 公办/本科 理工
96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 2020 566 14983 公办/本科 农林
9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2020 549 18067 公办/本科 语言
98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北京 2020 552 17524 公办/本科 医药
99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北京 2020 561 15881 公办/本科 财经
100 辽宁大学 北京 2020 558 16423 公办/本科
2023年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物理
2023年新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556分能上什么大学
2023年高考55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55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55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物理
2023年新高考55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历史
2023年新高考55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3年高考55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
2023年高考556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高考志愿如何冲稳保

1、志愿误区之“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

山东施行大平行志愿,本科12个“一志愿”了。很多家长都抱着“冲稳保垫”的错误原则填报志愿。

冲,即想冲2-3个踮起脚尖伸手就能够到的学校。

稳,再报4-6个正常情况下能稳上的学校。

最后,以防万一,以防扎堆,加2至3个保底学校。

甚至有的家长用“冲冲冲稳稳稳”的错误原则进行志愿填报。把“冲”的概率提高了3倍。

其想法是不想浪费孩子18年奋斗换来的每一分,非要冲击一下。听起来似乎有道理,更有许多低级专家把“不浪费每一分”作为冲高的借口。但冲的结果是什么呢?

冲的结果,一般是掉进了所谓好学校里的烂专业。

4年学习着自己不喜欢没兴趣的专业,压抑痛苦,累觉不爱。“一毕业就失业”的概率也大为提升,因为冷门专业并没有这么大的招聘需求。若是想考研、读博,也因没有太多对口的研究方向而徒增难度。若是想跨考读研,回归自己所爱的专业,更是难上加难,既要在专业课上打败人家本专业学生,又要说服所报导师接受跨界的自己,难度超高、代价不小。

其实填志愿报是一项多维度的工作,不是只图学校名字,不是只图这个学校在一批、还是老二批招生(现实中只分985、211、普本。一批、老二批只是录取工作中的划分)。

而是性格倾向、专业定位、就业质量等多方面的高度吻合。还要将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完美融合,达到最高的匹配度,才能确保志愿填报的精度。“冲稳保垫”原则,只是拿着人云亦云的说法吓唬蒙骗家长考生而已,这一做法极大的降低了志愿质量,是强大大多年来一直坚决反对的原则。

2、志愿误区之名校情结与专业情结

山东考生众多,每年都在6、70万人左右。像很多考生都有名校情结,非名校不读,哪怕进名校读它的最冷门专业呢也在所不惜。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若该院校真是排名前几的985大学也罢,高帽足够大!名气足够响!若不是,那就需要考生仔细考虑,换个角度:放下名校包袱,看是否能选择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名校,把分数稍微匀一点给专业、城市等因素。切忌把全部的分数都押在“名校”上。

还有热门专业情结,盲目的只盯一个专业,非该专业或该一类不读。这也是极为错误的。我国有500多个本科专业,近800个专科专业。

这其中,很多专业都是从同一个门类进化演变而成。很多近似专业,不仅课程高度重合,上课的老师也是同一拨人,就业质量也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竞争小的多,性价比高的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表兄弟专业”。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这两个专业。如果加上一点小幸运,本来是“弟弟”,也能摇身一变成为“哥哥”。

如,15年暖通专业的学生遭遇建筑行业寒流,就业市场持续低迷。而燃气专业则持续升温,毕业生供不应求。制冷专业的学生也因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变得颇多抢手。格力、远大等名企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也稍不手软。所以,考生及家长不要只盯一个专业,应放宽眼界考虑相近或衍生专业。

3、志愿误区之填报规则要熟练

其实大多志愿误区都是因为家长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主观臆断,甚至不假思索的只凭字面意思判断。山东施行平行志愿规则,可以填报12个“一志愿”,纸面上填报数量较多,位居全国前列。很多家长和考生认为平行志愿是同时投向12所高校,甚至投向72个专业,认为被72个专业录取的概率都是相同的。还有的认为,平行志愿下可以反复投档。这都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熟悉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是进入学校大门的钥匙。为了方面记忆,强大大帮您归纳为四条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逐一检索,一次投档”。

翻译成最通俗的语言则是:本省内分数比我高、位次在我前面的同学先投“学校”,等他们投完,轮到投我的档案的时候,按志愿上的顺序逐一查看所报院校是否还有空缺名额,有的话就是投档该校,不再向下检索,剩下所有填报院校统统作废。所以平行志愿规则下,录取的概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强大大始终认为,志愿再多也没用,“一次投档”,活生生给你限定死了——只能投一所学校!比如,12个学校志愿,前四个没投进去,第五个学校投档进去了,说明前四个报高了,没用。后七个志愿不管能不能投进去,不再检索,通通作废,也没用。然则,有用的就只有这个第五个学校了。还不就是一个志愿有用?

4、志愿误区之每年新政需了解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家长和考生在政策解读上跌跟头。而这些误区多发生在一些新政策当中。

而这其中,很多家长都是错过、忽视了新优惠条件。是“不知道、不了解”所致。

如,16年山东增加了高校专项、评价招生、免费师范生等新的高招政策,对贫困地区孩子进入国家211高校及省属重点高校提供了多条录取渠道,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单纯以分数论高低的固有模式。又为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提供了免费上学,获取补助这样的优惠条件。很多人因政策了解不到位,白白错失了良机。

像免费师范生,是一份体面光鲜的在编岗,又是一份教书育人的神圣岗,又不会影响女生以后的婚嫁生子,又不收一分钱学费,毕业了还不用再考编制。比起那些在网上海发简历、招聘会上浪投简历、在企业里累死累活的工作强很多吧?这个优惠力度实在不小。

而对新政的误读、错解更为致命,还是以“免费师范生”举例说明:

很多山东考生及家长因“免费”二字看到了福利,却没有看到“去乡村小学任教6年”这一应尽的义务。其实,权利和义务总是对等的。政策误区,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强大大提醒各位家长及考生,一定要仔细研读,若是仍害怕因政策失误,可以寻求专家的帮助。专家用几年来研究政策,当然熟记于心,信手拈来!

再比如说山东农村专项计划,都审核完了,竟然还有人来找强大大要申请表。这就是典型的,给您大福利,您却不知道,眼睁睁看人家都把好处拿在手里,您才悔之晚矣~

5、志愿误区之提前批的错误想法

在提前批中,“不报白不报”是最大的误读,很多考生和家长认为提前批报了,后面批次还能报。这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若是没有被提前批录取,不会影响后面各批次的填报。但是,一旦在提前批中被录取,即使后面的普本批、专科批有更好的选择也都通通无法填报。因为此时,考生的档案已经被提前批高校所提取。很多高分考生,在提前批中“提前”出嫁,而高分低就,浪费考分。

也就是说提前批可以报,但一定要认真考虑清楚,与1批、2批高校进行分析比对,不要后悔!

6、志愿误区之征集志愿别当真

不要寄希望于征集志愿,很多家长及考生将征集志愿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甚至是兜底、保命志愿。

每年征集志愿中,存在着许多常规志愿填报严重失误的高分考生,而征集志愿的名额却少的可怜,造成了狼多肉少、僧多粥少,极为严峻、残酷的局面。

且征集计划中,一般都是专业定向生、地方农村专项生等,限制条件较高,一般考生还真没资格去报。

所以,强大大再三强调,常规志愿一定要报好,切勿对征集志愿期望过高,因为那将更加难报!

7、过度依赖所谓的“大数据”

高考大数据,指的是一些商业化公司搞的网站及其开发的“志愿通”“志愿卡”等程序或APP。

而大数据的最大缺陷是——唯分数是论!撇弃了志愿填报的其他重要因素,像男女性别、脾气性格、兴趣爱好、能力潜质、学科特长、职业规划、家庭背景经济条件、考研深造等。而这种仅把分数为诱导,张三李四王五看到同样的结果,势必会造成考生在某一高校扎堆儿,却在另一个同级高校无人报考的局面!

也忽略了因每一届考生对学校及专业的报考热情不同而造成的大小年因素。以及每年新推出的高招新政因素。

强大大做了12年志愿填报,早就能开发类似的志愿卡,工作室也有很多机会代理这种小卡片,但强大大一直坚持不用,就是因为不!好!用!

强大大一直认为,单纯以分数去套学校,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低级最low的!

所以说,家长考生们切记不要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家庭的和谐幸福,轻易地交给最低级最low的这卡那通大数据!

好了,一旦掉入上述7个误区,后果不堪设想。大家应有效地识别误区,对志愿陷阱避而远之,才能在安全地带稳步前行。

好了,以上就是常见的志愿陷阱了,家长及考生一定多看几遍,心中有数,才能填好志愿,上个好学校,学个好专业。

三、高考556分能上的大学简介

1、东北师范大学: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性大学。1949年7月定址于长春。1950年4月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两区办学,专业合理。学校现有自由校区和净月校区。全日制在校学生26997人,专任教师1671人,其中教授511人,副教授645人。学校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0余年来,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首经贸人将思想和行动凝聚为“博纳敏行,知行合一”的骆驼精神,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首经贸校友遍布海内外,成为服务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首经贸校本部位于丰台区花乡,以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红庙校区位于朝阳区红庙,以留学生和非全日制教育为主。60余年来,学校已发展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并拥有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共设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劳动经济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法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华侨学院、马克思主

3、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素有“航海家的摇篮”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大连海事大学的发展历史,代表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发展历程。学校在民族饱受外辱、国运衰败之际萌发创办,并肩负着“挽救航权,振兴国运”的历史使命,虽几经周折、历经磨难,但始终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培养了大批航运事业的栋梁之才,为振兴和发展国家航运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大连海事大学源于1909年设立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1911年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1912年更名为吴淞商船学校,1915年停办,1929年复校后更名为

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开展“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管理人才的摇篮”,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追溯学校历史,1953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相关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组建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隶属燃料工业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

5、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部最早设置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对外经贸人才的摇篮”。1994年,学校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首家WTO讲席院校;2013年,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获得WTO亚太培训中心资格,成为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经济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跻身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高校行列。学校因贸易强国而生、因对外开放而兴、因全面改革而盛、因开放事业而新,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构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经贸人才培养和国际经贸领域决策咨询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办学实力显著提升。学校始终秉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