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发言稿 > 正文

粮食局三严三实之严以用权专题发言稿

更新:2023-09-18 02:06:39 高考升学网

 指出:“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这些要求充分说明,落实“三严三实”,“严以用权”是关键。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最终都要体现在严以用权上,都要通过严以用权来检验。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只有严以用权,才能不逾规矩,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行政从政。

  一、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为严以用权打好基础

  保持对权力的清醒认识,是正确使用权力的前提。领导干部只有深刻认识“严以用权”所必需的三个问题,才能正确用权、科学履职尽责。

  首先要认清手中的权力是谁的。也就是要弄清“权是什么”。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具体执行者操作者,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和谋事创业的工具,虽然权力掌握在领导干部个人手里,但决不是属于领导干部个人的,领导干部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上级封的、领导给的,跟群众毫无关系,使权利成为徇私舞弊的工具。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有物,从而滥用职权,最终走上了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不归路。

  其次要认清手中的权力是为谁的。也就是要明白“权为谁所有”。反复强调,“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的为官之法。一个领导干部,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不论职务有多高,手中的权力再大,都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利为自己服务,谋一己之私。纵观领导干部违法乱纪现象,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为家人、为身边的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在封建社会一些官员都具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样朴素的权力观。作为当今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手中的权力组织赋予的,只有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相反,如果在权力行使问题上搞小集团主义、特权主义,甚至将权力视为谋取一己私利的工具,不仅背离了党的宗旨,而且会滑向腐败的深渊。

  第三要认清手中的权力是干事的。也就是要懂得“怎么用权”。对待手中的权力,一定要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约束,具备责任担当意识。要清醒认识到,任何一个领导岗位都是组织和群众对我们的一份信任、一份重托、一份使命,只有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转化为履行职责、一心干事的动力,而不能浑浑噩噩地混日子,才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粮食部门职能虽然弱化,但作为一级政府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都肩负着一定的责任,手中或多或少有一定权力,必须要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意识,把权力真正用来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消费者、经营者利益,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到有多大权力就要担多大责任,有多大责任就要有多大作为。

  二、敢于使用手中的权力,体现严以用权的根本要求

  严以用权必须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这是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中央强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是让领导干部为官用权时缩手缩脚,而是要自觉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规范和约束下履职尽责。特别是八项规定的出台,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和行为要求作出了更加具体严格的要求,一些领导干部感到当官越来越不容易了,致使有些干部思想上产生了抵触或消极情绪,不愿多干事;有的怕工作出现失误要担责,信奉”不做事没事,做事会出事”“多干多出错,不干不出错”,得过且过;有的主观上都想把工作做好,但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擅长的方法不管用了,一些过去凑效的措施也不灵了,使一些工作停留在概念层次,出现了不会干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越是“不容易”,越就应倍加珍惜自己谋事创业的机会,把责任放在第一位,积极主动履行好责任。

  一是既要敢于用权又要用好权。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等于无所作为。严以用权和谋事创业不是矛盾和对立的,要正确理解严以用权与勇于担当的关系。严以用权并不是说少用权或不用权,只要是为了事业,不是为自己捞好处,充分用权才是正确的。组织赋予干部一定权力,如果不用权去干事、促发展,就是对组织不负责任。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一方面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越来越少了,另一方面又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出现了为官不为的“权力休眠”现象。一些干部认为,现在条条框框多了,束手束脚,履职尽责越来越难,干脆就“为官不为”;还有的认为,现在“油水”没了,干和不干一个样,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干脆懒得去干。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就是教导各级领导干部不要怕担责任,不要懒政怠政,要大胆使用手中的权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敢于担当。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针对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程度不同的存在的缺乏开拓精神,不愿直面问题,遇到矛盾绕道走,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怕得罪人,怕惹麻烦,不敢严格要求,放松管理等问题,必须要自觉把高标准、严要求作为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歪风邪气敢于较真碰硬。同时,在坚持依法依规办事的前提下,多干一点、多辛苦点、多示范点,以实际行动提高勇于担当的意识,既克服懒政惰政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又摒弃踩红线、打擦边球,甚至顶风违纪的做派。

  三是既要敢说话又要说真话。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话语权,不论在任何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说实话,建真言,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媚俗、不逢迎。要做到坚持原则,坚守立场,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我们作为粮食部门的干部,肩负着执行国家粮食流通政策的职责,既要知上情,认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思想,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确立工作思路和重点,也要注意多接地气,深入农村、企业和市场,了解掌握粮食工作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善于发现问题,为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三、善于使用手中的权力,把好严以用权的关键点

  敢于用权和善于用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有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宁可权力放空,也为所谓的不犯错误而不作为,这是违背权力的本意的,也是慵、懒、散、浮、拖的表现。权力有风险,用权须谨慎,关键是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善于使用手中的权力,在任何时候都不滥用职权。

  一是要做到依法用权。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是依法治权,使权力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个领导干部,无论在宏观决策还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保证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安全运行。梁启超曾说:“法者,天下之公器”。这个“法”,指的就是制度。要严格用制度管人和管事,依靠制度把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上行下效的道理谁都懂,关键是要做到从我做起,真正起到领导干部带头遵规守纪的表率。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执行政策和纪律的漏洞与盲区,决不能以工作忙、精力跟不上为由而无视法纪,也决不能用工作中的一点成绩来掩盖执行政策和纪律的缺失。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要行之有规,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时刻警示和告诫自己,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只有不踩“黄线”、不越“红线”,自觉做到依法用权,才能担负起执政为民的重任。

  二是要做到科学用权。权力有大小,亦有边界。领导干部要切实掌握用权规律,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握好权力的尺度和使用范畴,做到主动不越位,积极不添乱,既不胆小怕事,又不任性妄为,力争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作出最好的决策,让权力发挥最大功效,为自己谋事创业创造积极的条件。作为粮食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保持和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粮食事业,做到明国情、知粮情、晓民意、熟业务、懂方法,以推进粮食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抓住政策机遇,着眼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依法管粮,推进行业发展,以粮食流通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是要做到公正用权。严以用权,要用之为公。严以用权的核心在一个“公”字,公平正义是严以用权的根本标准。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时,一定要拒绝各种特权,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正义。要牢记“权力是把双刃剑”的道理,时刻提醒自己知敬畏,守规矩,明底线;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进步归根到底是组织教育培养的结果,没有组织提供的机会、岗位和平台,纵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用权切不可肆意妄为,必须要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和各种规章制度办事,自觉公开办事程序和结果,始终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要做到廉洁用权。要求党员干部心有戒尺,干净做事,廉洁律已、廉洁用权,可谓语重心长。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教导,做到权力公用而不私用、慎用而不滥用,管得住自己,管得住身边的人。一要树立廉洁意识。廉洁从政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刚性要求,是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从政不可逾越的一条红线。一定要警钟长鸣,时时刻刻认识到腐败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性,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二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工具。具体讲,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想的不想;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确保权力不受腐蚀。三要管好身边的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多约束、常提醒、勤教育,培育一支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防止他们打着单位或领导的旗号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败坏单位风气,玷污领导干部的形象。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最新版预备党员转正决议(

时间:2024-04-23 08:0:25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时间:2024-04-23 08:0:28

2021年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

时间:2024-04-17 03:0:59

两会精神发言材料集

时间:2024-04-17 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