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五篇)

更新:2023-08-11 14:19:36 高考升学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

东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上,32岁的“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记录,顺利晋级决赛,成为首个进入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中国人!他不仅超额实现了他个人赛前的愿望,更是让全中国为他沸腾。随后的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98的成绩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绩。

在世界范围内,奥运会所有赛事里面关注度最大的就是田径,田径运动也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而在田径赛事里,关注度最高的便是百米赛跑,荣誉最高的,当属百米冠军。苏炳添能够同清一色的黑人运动员站到决赛的跑道上,他已经创造了历史。他以自己绝对的速度,证明了黄种人体能不输任何种族。他的成功代表的不仅仅是体育界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他值得我们为他欢呼,更赢得所有人对他的尊重。“中国飞人”苏炳添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创造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的速度。

而他成功的背后,有着太多心酸与不易。改起跑脚,一切从零开始,艰难的训练他成功度过,他的起跑能让世界飞人博尔特自愧不如。他自己说男子百米赛跑要提高0.1秒非常不易,而他提高0.08秒用了3年。决赛跑道上的十秒之内,是赛道下数十年的苦练。我们为他欢呼,更为他心疼。

诚然今日,强大的祖国已经不需要几枚金牌去界定成功与否,国人对于体育赛事是否得金有了更为平和的态度。在国乒“盺雯组合”混双失利、惜败日本队的时候,国人能够安慰道歉的二人“金牌不是唯一”“站到奥运会赛场,你们就已经是我们心目中的冠军。”这是祖国愈发强大给予国人的信心。

同时,越发宽松的舆论环境对于运动员也是莫大的幸事。但是运动员们并没有因为国人的宽松,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自己,为国家挣得更多的荣誉,是他们矢志不渝的信念。苏炳添就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诠释中国速度。

苏炳添是体育之星,也是我们国人应该追的星。我们要学习他追求极致的精神,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坚持与不放弃。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在自己的行业做到极致,那么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复兴。

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五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2

那个追风跑了17年的少年,在东京奥运会上,追上了被赋予厚望的自己。

从小对体育运动痴迷的我,对速度有着迷之的热衷,所以短跑,就成了我最热爱的运动。百米赛道是神圣的,它记录着无数关于速度的追逐与史诗。小时候趴在电视前,看着百米决赛上精彩的速度对决,看着博尔特一次次甩开对手,轻松打破世界纪录;看着布雷克,盖伊一遍遍追赶着人类速度的极限;看着百米赛道上,一个个黑皮肤的人在缔造着短跑史上的奇迹。

我曾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像他们一样快。”

“这是天赋,我们不可能赶得上他们的。”

直到一个人出现,缔造了属于中国人、黄种人的传奇。苏炳添,这个注定要载入人类史册的男人。

2015年,尤金的一声枪响,9.99,一个中国人第一次打开了十秒大关。2018年,亚运会的跑道上,9.92,一个中国人夺得了亚运会冠军,亚运记录也一并收入囊中。

属于苏炳添的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我也慢慢相信,一个黄种人也能在百米赛道上创造奇迹。有很多人说黄种人的极限在9.90,但极限,就是用来超越的。

延期了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在2021年悄然开幕,三年的沉寂,与伤病对抗,与状态对抗,与被寄予厚望的自己对抗,我多么希望31岁的苏炳添能在奥运会上追上曾经的那个自己,也多怕这朵嫣然绽放的玫瑰,会在这场风雨中凋谢。前面的赛程基本都只在关注战况,而只有田径赛跑,虽然只有寥寥数秒,却让无数热爱者为之心惊,为之抓狂。

半决赛关键的一枪在8月1日傍晚打响。强势进入半决赛的苏炳添,能否创造黄种人的历史,挤进决赛大门。一名31岁的老将,跟这么多拥有很强竞争力的年轻选手,进决赛是我不肯奢望的。提前半小时,我就打开电视,为苏炳添这可能是最后一届的奥运会默默祈祷,只希望他不留遗憾。

比赛前一分钟,我像小时候那般趴在电视前。苏炳添上道,预备,跑!苏炳添的起跑强势,稳定住,我的心也随着飞快的步伐飞跳,在要冲线时,我已经跳了起来:“要第一了!要第一了!”苏炳添身体前倾,望向旁边的计时器。

9.83!9.83!苏炳添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苏炳添瘫倒在地上,眼泪夺眶而出,我也不禁流下了眼泪。9.83,对于一个31岁的黄种人,他追上了,超越了所有人对他的期待,三年的努力,让他站在了奥运会的山巅,站在了亚洲的山巅,站在了所有人心里的山巅。半决赛第一名,强势踏上了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百米决赛跑道。

当百米决赛的第六道,赫然印上“SU BINGTIAN CHINA”的时候,所有的质疑与痛苦都隐匿在这夜晚。他已经创造了奇迹,即使没有拿到奖牌,也成为了所有人心中的神。

苏神,激励了太多对速度热爱的人,也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击碎了所有人对黄种人的刻板印象。他也会激励我,在人生的跑道上,永不放弃,创造奇迹。

我看着他站在决赛时,那个自信的笑容,向全世界展示着胸前的“CHINA”时,我就知道,那个追着风的少年,回来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3

相同的笔,相同的画,相同教室,相同的人,不同的心态。这就是奥运精神带给我的启示与改变。

八月,暑气蒸腾,蝉声烦躁。画室内,画板上,稿纸已被橡皮擦得几乎破掉,我瘫坐画前,热情殆尽,心下黯然,“为什么?为什么总画不好?”无心再试,屡试屡败,试了何益?倒不如,收笔,回家。尚在门口,解说人激情讲解的声音早已破门而出,是爸妈在回看男子100米半决赛!我忙不迭脱了鞋,扔了画板,抢到爸妈跟前,占据沙发最好的位置。前两组很快比完了,来到第三组。我惊喜地看到苏炳添站到了四号跑道上。他目光中透露的自信,让我不禁感到:这或许就是一个中国人进决赛的希望!我不由得开始期待这场比赛。“砰”,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如箭一般射了出去,我惊喜地看见四号跑道上的苏炳添,竟冲在最前方!“加油!你一定要赢!”他自是听不见。此刻,苏炳添正拼尽全力地加速,因为旁边几位运动员已经追上来了,苏炳添不敢有丝毫地松懈。终点离他们越来越近,最后还是苏炳添最先跨过终点,9秒83!进入了决赛,创造了亚洲的纪录!

看完比赛,我既欣喜,又好奇:苏炳添,到底是谁?我马不停蹄跑回房间,上网一搜,铺天盖地而来的是“苏炳添:亚洲飞人”“苏炳添,没有亚洲人的极限之说”,一篇又一篇,一一点进去,苏炳添的田径道路上,坎坷曲折,令人心酸。最初,身材不够高大,不被理解,甚或遭遇嘲讽与挑衅,然而他坚定选择,百折不挠,终于成就了今日中国田径的奇迹——他实现了中国奥运男子百米决赛零的突破。纵然他不在短跑运动员的黄金年龄,纵然他不被很多人看好,但他依然在努力超越自我,超越极限!原来,所谓的厉害,只不过是“从一而终”。所谓的无极限,只不过是“坚持不懈”。想到这儿,我似心有所悟。

突然,妈妈冷不丁敲门进来,揶揄道:“看个奥运,连这都不要啦?”她手上拎着的,正是被我弃在家门口的画板。心头悸动,“怎么会呢,妈妈!”我笑道。接过画板,放下,沉思。对啊,跑步如此,绘画不亦如此吗?

八月,太阳火红奔放。背画板,携热情,我重新走进了画室。摆上画板,拿起炭笔,笔尖轻划,棱角分明、方脸阔口的苏炳添跃然纸上。这一次,我重拾绘画初心,心中一片光明。画中的苏炳添,阳刚帅气;画外的我,坚定不移。谢谢你,苏炳添,是你让我明白,虽然可能屡试屡败,但我们也要屡败屡试,试到成功,试到突破!而这,也正是奥运精神!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4

小学毕业后,江梦南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郴州市六中。2011年高考,她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江梦南因无法听见播放的录音,只得舍弃听力部分,在少了占总分数35%比重的听力分数情况下,她依然顺利通过了考试。

一个交流不便的湖南女孩,为何要选择远在北方的吉林大学?江梦南说,一是自己的偶像张海迪也毕业于吉林大学,她说“要跟随海迪阿姨的脚步”。同时,江梦南一直有一个“英雄梦”:治病救人,祛除病痛。

最终,她选择了吉林大学的药学专业。

江梦南硕士时期的研究方向是吉林大学教授杨晓虹帮她选的。杨晓虹清楚,由于江梦南听不见声音,进实验室会有一定危险,所以让她选择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方向。

江梦南最初根本无法通过唇语读懂专业术语。三年研究生期间,杨晓虹在涉及专业术语时,都会写下来给她看,有时候甚至会写满十几页纸……这一切,江梦南始终铭记。

“心有目标脚踏实地,不必患得患失。”2018年,她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启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

江梦南曾经认为,通过个人努力来克服身体残缺带给自己的困难、并与健全人站在同一个跑道上是一件很酷的事。后来,她意识到为所有人创造一个平等、包容、无碍的环境,人人都能公平地生活与工作,是一件更酷的事。

涅盘重生后的江梦南,如一只心怀大爱的凤凰,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故乡。早在大学期间,江梦南回到郴州家乡时,总会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那些视力、听力、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

“我从小的目标就是能够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希望能够为其他人祛除病痛。”在3月3日晚播放的颁奖典礼上,江梦南讲起了自己的心愿:“不管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士,大家都能平等的生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5

她是一名听障人士,凭借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她叫江梦南,刚刚当选为“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对她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着,“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江梦南,在她幼小的时候,因为得了肺炎用错了药,导致两个耳朵失聪,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这个孩子,而是告诉她:“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你得学会去接受、学会面对。”就这样,从小开始,小梦南的爸爸妈妈就教给她学习认字,学习唇语,一天一天,慢慢地,小梦南长大了,该开始上一年级了,可是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步一个台阶地去上小学,而她由于失聪,只能继续留在幼儿园大班。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孩子上学了,由于同龄人比她早上一年,到四年级暑假时,她通过自学五年级的课程,暑假后就跳级去上了六年级。她的努力付出,震惊了周围的同龄人。

她的爸爸妈妈十年如一日的教育梦南加上她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一年又一年,她高考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本科,四年后升入吉林大学。三年后,成功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屈的精神!在她的身上,我们领悟到了什么叫作励精图治!在她的身上,我们仿佛听到了她的召唤:“只要打不到,压不垮,还有一口气在,我们就没有放弃自己的理由。”

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们的下一代要向江梦南博士学习,学习她坚强不屈、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1.小学生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心得(三篇)

2.教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简短范文(三篇)

3.青少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怎么写(四篇)

4.小学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五篇)

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范文

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

8.2021年党员干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三篇)

9.2021年教师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三篇)

10.2021年基层党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范文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学生学习罗阳的事迹和精神

时间:2023-08-12 11:0:20

初中生观看小兵张嘎的观后

时间:2023-08-13 05:0:05

中学生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时间:2023-08-16 07:0:23

大学生英雄儿女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3-08-11 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