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流浪地球观后感简短范文(七篇)

更新:2023-09-21 17:16:26 高考升学网

《流浪地球》读后感(1):短评写不下

刘慈欣的作品中好几部可以说息息相关。带上她的眼睛与地球大炮。流浪地球与三体可以说是发生在平行宇宙的两件事。但一想到地球以千分之五光速的速度飞向三体中的炼狱,那种绝望感还是扑面而来。但他的作品中唯一不变的,不正是绝望吗?
带上她的眼睛:我从儿童文学上看的第一篇他的小说,当时的悲伤几乎把我淹没,现如今通读几次之后,安慰自己要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心里才会好受一点。
朝闻道:生命与知识的选择,终极问题的答案是……

混沌蝴蝶:与全频带阻塞干扰类似的军事小说,两个用知识一己之力改变战争走向的故事,一胜一败。第二个故事的完结度明显高于第一个,好的作者可以用伏笔与联系讲好一个多线故事,并给它一个体面的结局。
地球大炮:宇宙与地心像一条线的两端,中间是拼命探索的我们。沈渊(深渊?)做的事罪不至死,那些人这么大的恨意真的不知从何而来。
流浪地球:的确非常出彩,漫长而冷漠的绝望贯穿全文直到最终。同时也告诉我们,刘慈欣不止写不好女性(程欣),也写不好男性角色。
微纪元:少数的欢乐派,和恐龙侵略那篇异曲同工,像小而精的进化似乎使资源不足得到了解决,给人营造一种取之不尽的错觉。
命运:出名的烂尾作品
中国太阳:房价?无所畏惧!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流浪地球》读后感(2):一如既往的震撼,但值得推敲

看刘慈欣的小说还是一如既往的给人震撼的感觉,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让每一个人甚至是整个地球亦或是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都显得非常的渺小。在这种情况下,平常小说关注的地方就显得无关紧要。这部《流浪地球》让我意识到,平时稀松平常的东西也能让人畏惧,失去它时也会让人热泪盈眶,还有就是舆论和谣言的可怕,真的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一句谣言差点让几个世纪的努力功亏一篑,也差点将人类和地球推向灭绝的边缘。但是我对这个故事存疑,之所以移动地球,是因为地球作为唯一可以自然正常运做的生物圈,人类离不开它,然而在地球搬迁中,地表的东西几乎毁于一旦,对生物圈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恢复估计得以万年来计,那么这样一开始选择流浪地球的逻辑就无法成立,人类的未来也十分可忧,在这期间人类怎么继续生存下去也变得无法想象,毕竟现在是一颗小行星都能灭绝大部分的生物,他们是怎么做到在生物圈受到毁灭性打击后继续生存的呢?那么既然科技已经发达到了那种程度,怎么就不行在飞船上建立起生物圈了?那么这样还有必要这样兴师动众的搬动地球吗?或许这可能就是人类的乡愁,放不下这个自己起源的地方,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艺术和文化都已经被嫉妒压缩”,所谓的爱情也只是赌场上几轮转轮喝的水,不应该存在这样的想法?

《流浪地球》读后感(3):最佳的构思+最差的人性+最差的制度形成了刘慈欣作品的主基调

就作品本身而言,我其实是很喜欢作者的一系列作品的,但我不明白,为何他的主基调始终都是那么阴沉。
三体结构太大,就先不提了。但《地球大炮》和《流浪地球》的设定则给人一种赤裸裸的反智慧反制度的感觉。
地球隧道也好,逃离地球也罢,这种超级工程的开工和建设,难道真的就只是少数人或少数群体能决定的吗?这是设定一,宏大的背景动机
然后又轻易的因为某些挫折就被另一些人或群体所利用,最后形成一个群众性暴动。这是设定二,轻易可被煽动的群众。
最后一个惊天大转折。这是设定三,证明先哲们走的是光荣的荆棘路。
结论:普通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相对精英来说,永远是群氓。

《流浪地球》读后感(4):飞吧,地球!

如果大刘的小说被拍成电影(好莱坞)。那书中所描述的在行星级别的那种壮观景象,一定会创造另一个电脑特效的高峰。想象一下地球上冒出的无数像火箭推进器一样的巨大柱子。再想象一下地球近距离掠过太阳,近距离飞过木星。那种视觉上给人的压迫感,精神给人的无力感,只是想象一下就颤抖不已。
地球,因为太阳母亲的即将衰灭,不得不加速逃离,在浩瀚的太空中流浪,不得不说这是极好的一个创意,想象大胆前卫,在描述整个人类灭顶之灾的背景下,也穿插了普通人类的故事,有爷爷对家园的眷恋之情,有父亲中年的荒诞爱情,也有“我”自己那平凡却深刻的爱情。
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短篇,有意思的是大刘似乎想要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环境保护?婚姻感情?甚至是政治暗喻?在豆瓣这本书的评论下,读者们几乎一边倒的赞美大刘:生生用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了世界水平。于我自己而言,之前看过三体,大刘天马星空的想象力在这本小说中也极其优秀的体现了出来。只是对于这样近乎神话的过度赞美持保留意见。如果喜欢科幻文学,大刘的作品一定是不能错过的。

《流浪地球》读后感(5):想象力是让人着迷的因素~

最早知道刘欣慈是看完《星际穿越》,在豆瓣上看影评的时候,有网友指出它和刘欣慈的《三体》有相似的地方,从此,对《三体》作者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这次,亚马逊推出限时免费的电子书正好有刘欣慈的另一部小说《流浪地球》,于是不是科幻迷的我便拜读了此书。
全书一开始不是很吸引人,作者的文笔并没有那种让人一读就上瘾的快感,我甚至硬着头皮往下读。随着地球发动机迷的往下解开,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缓缓打开了,奇特的想象夹杂着浓浓的科学迎面而来。为什么要建造地球发动机,如何逃离太阳,地球未来如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把你带到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就像你刚拿到一幅画,拿到之前,别人都说好,你刚一打开,什么啊,就是一些市井小民而已,你硬着头皮缓缓翻动,靠!清明上河图。。。。。。
《流浪地球》是一部短篇或者说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原因,人物不够饱满,情节不够紧凑,但是仍然可以凭借神奇的想象征服你。最精彩的一段是在逃离木星的时候的描写,当地球非常靠近木星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木星将地球整个笼罩住,巨大的斑纹清晰可见,你可以想象是多么震撼的场景。为此我还专门去百度搜索关于木星的知识,研究它巨大的体积和重量,看看它著名的大红斑。
科幻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既有已知的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又有作者天马行空的幻想,让你分不清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在这种半朦胧的状态中跟着作者思路走下去,你会如痴如醉。倘若你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或者一点科学常识都没有,对这类作品肯定是免疫的。
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看的第一篇有关科幻的作品是郑渊洁童话,童话里写到皮皮鲁和鲁西西无意中到了一个地方,发现那里是控制地球的操作室,而地球只不过是更高级的生物的一颗卫星而已。幼小的思维瞬间感觉膨胀了好几倍,因为读到了从来未有过的神奇幻想。这让年幼的我既兴奋又害怕。高中有一段时间也常常买《科幻世界》,每次读到精彩的作品总是觉得心里又回到第一次看郑渊洁童话的兴奋和害怕中,那种如幻如真的体验却是真真切切的。
但是,此书也有一些bug,比如,远离了太阳,没有了光合作用,没有了植物,食物链被破坏,人类在这几个世纪是怎么生存的呢?不可能一直靠存货过日子。其次,首先赖以生存的氧气就缺乏了,可能连起码的呼吸都没有了。最后,越往地下走,温度会越来越高,怎么修建大型的城市呢?
我准备看看《三体》了。

《流浪地球》读后感(6):大刘式浪漫主义极致之作

第一次看完《流浪地球》就感觉要泪奔。最后的诗歌和那句“我的流浪地球”,简直将人类最单纯也最深沉的思乡之情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次再看的时候有点觉得篇幅过短,回味的有些不充分。
第三次是听了有声读物,可能是背景音乐当催化剂了,听到“我”和小星老师还有同学们一起看着星空中的半人马座那段,顿时又泪目了。
大刘的特长在于描绘朴素而深沉的感情。曾经有朋友说大刘的文章技术细节过多(主要指《三体》),人物心理描述不足。但我觉得这种深沉的感情其实真的不需要太多的笔墨。流浪地球也是,三体中的人物也是,带上她的眼镜也是……
大刘应该是浪漫的人,只有足够浪漫的人才能将视线突破云雾,遥望星空深处。不得不说,大刘的作品如同孩子一般纯粹,是点燃我心中梦想的种子的人。能够在还未老去的时候看到是幸运的。

《流浪地球》读后感(7):触不动的流浪地球

1、不是很like这样的叙述方式,找不到作者想表达的重点,甚至觉得无病呻吟。
2、就算太阳真的要变成矮行星了,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而现在,居安难思危,觉得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死亡”
- 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 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 亲爱的,痛苦、恐惧这些东西,也只有在活着时才能感觉到,死了,死了什么也没有了,那边只有黑暗。还是活着好,你说呢?”
- 不知是我身处噩梦中,还是这整个宇宙都是一个造物主巨大而变态的头脑中的噩梦!
- 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最新图文

学生学习罗阳的事迹和精神

时间:2023-09-16 04:0:39

初中生观看小兵张嘎的观后

时间:2023-09-16 22:0:24

中学生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时间:2023-09-19 23:0:42

大学生英雄儿女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3-09-14 1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