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两会专题 > 正文

2020年全国两会关于农业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

更新:2023-08-13 23:36:12 高考升学网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那么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热点提案呢,一起来了解最近几年全国两会关于农业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政策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2020年全国两会关于农业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

全国两会关于农业的新政策提案最新消息

光伏扶贫:走出扶贫新路打造西部成片光伏新能源基地
  “在贫困地区积极推广光伏扶贫工程,是实现产业与项目有效结合的扶贫新路子,不仅真正让贫困户月月有收入、年年有经济来源,还可以真正解决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问题。”刘汉元表示,光伏扶贫工程将帮助贫困地区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生态发展扶贫和清洁能源建设扶贫的崭新路子。
  刘汉元表示,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有利于解决精准扶贫问题,光伏扶贫具备“造血”功能,防止“脱贫再返贫”问题,同时,光伏扶贫为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收益来源,“我因此提出三点建议,将国家扶贫资金直接补贴并作为光伏扶贫项目初始投资。同时,协同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打造西部成片光伏新能源基地。此外,还需加快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为产业扶贫保驾护航。”

针对加快光伏产业发展,刘汉元则指出,为确保国内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亟待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制定和明确配套政策,给予行业健康发展以引导和支持。他建议相关部门,应简化补贴资金征收和拨付程序,建立行政审批统一联动机制,同时加大土地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农业大数据:建议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
  除能源方面外,刘汉元今年还重点关注了农业大数据应用层面的问题,其中,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被他视为实现“智慧农业”关键。
  “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确定了大数据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大数据与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的结合已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刘汉元介绍说,在近期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也多次提到“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的问题。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词,让大数据这个‘现代工具’充分发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已变得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刘汉元分析道,在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通过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调控农业生产,还可以记录分析农业种养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数据,制定一系列调控和管理措施,使农业高效有序发展。
  “因此我的建议很明确,首先就是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刘汉元表示,与此同时,还需依托农业大数据提供服务与信息支持,建立数据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机制。

两会期间,各位代表对改革也倾注了巨大热情,认为中央给农村释放了一个巨大的改革红利。我认为,改革还是要牢牢抓住我们的突破点,土地制度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 这个任何时候都不可以动摇,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其它的制度如金融、保险政策等都跟土地制度紧密相关。

说一千道一万,土地改革要有底线思维,这个底线包括农民利益不可触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可触动,耕地数量界限不可触动。稳中有进,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略。

实现农业全面现代化 让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对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们大多数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技等还无法很好利用,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困难重重。

全国人大代表 沈志强:小农户加到现代农业当中,第一个最好的方式就是土地流转,他把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然后他参与合作社,到龙头企业里去打工,通过培训、打工、服务,我认为这是第一选择。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千万不要忘了中国是“大国小农”国家,我们还有2.6亿普通农户。第一,要保护好农民权益。

第二,要着眼于怎么样提升小农户由简单的劳动力变为具有人力资本的劳动力,需要在职业化农民培养方面下苦功夫。

第三,要实现小农户全面发展。

第四,要组织小农户,这对新型经营主体提出了很多要求,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是带动农民、组织农民、服务农民最佳途径。

实现农业全面现代化,必须让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对接,一方面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也能稳定粮食产量。

粮安天下 中国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有底气

关于粮食产量的话题,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有话说。

全国人大代表 张宪省:下一步,从科研角度来讲,重点还是要考虑改良品质,品质改良对提高农产品效益非常重要。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都很不错,逐年上升而且非常稳定,为什么在今天还要继续提这个词?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张红宇:粮食今年还真是两会期间热议的一个话题。去年人口总量13.95亿人,中国人均占有粮食471公斤,这个数字是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在这个背景之下,为何还反复强调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粮食是“三农”中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掉以轻心。

除了科技以外,包括耕地保护,我们明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方针,这是战略。与此同时,我们还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科技支撑、适当进口的粮食战略方针。

什么是口粮?南方的口粮是水稻,北方的口粮是小麦,这两样东西我观察到,年度间进口没有超过1000万吨,1000万吨相对于6亿吨以上的总量供给,占比就是1.22%。

那么1.22%当然叫绝对了,这叫我们的底气。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进口一定数量的糖料,进口一定数量的玉米,其实也是替代我们的资源耗费,等于节约我们的水资源、节约我们耕地资源。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选择,也是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粮安天下其实安的就是民心,在这样一系列利好的政策支持之下,我们国家的农业农村发展一定会迎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全国两会关于高考提

时间:2024-03-11 10:0:07

全国两会提案热点养

时间:2024-03-11 10:0:34

全国两会十大热点提

时间:2023-08-15 04:0:42

全国两会关于民生问

时间:2023-08-17 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