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中国梦 > 正文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民生】

更新:2023-09-18 22:06:39 高考升学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民生的热点内容呢?下文为您详细解读。

  “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经历着结构调整的挑战,也迎来转型升级的机遇。新旧动力转换的历史关口,中国经济将实现怎样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预期目标。这些目标将引领中国经济走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为6.5%-7%。而去年目标是7%左右。这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增长目标20年来首次设区间]

  6.5%-7%,这是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预期目标。这样的设定方式引来不少关注,原因在于,这是中国政府首次用区间的形式确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也就是说,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最低速度是6.5%,于是,有了今年经济增长目标6.5%的下限。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不能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能打乱稳就业政策的既有节奏,更不能造成财政政策的失衡、或者把货币政策的调整额度提前消耗殆尽,这就需要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过快,7%的上限正合适。

  这样的思维前所未有,为宏观经济腾出了更灵活的调控空间,体现了创新政府调控的新思路。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考虑了诸多因素的区间目标,更有张力,更有弹性,也更具操作性。

  [原因分析]

  首先,6.5%?7%的增长区间目标,符合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未来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年均就要达到6.5%的水平。所以,设定6.5%的经济增速作为区间目标下限,即最低速度,是完成两个百年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今年经济工作,将会采取更多灵活精准的政策工具,保持经济增长率不下穿这个底线。

  其次,6.5%?7%的增长区间目标,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李总理在报告中表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稳增长主要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这里的“需要”,就是改善民生和就业,对保持一定增长速度有客观要求。这里的“可能”,就是资源环境条件和控制通货膨胀政策目标,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约束。因此,设定7%的增长上限,无论是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需要,还是从当前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政策目标的要求来说,都是比较合适的。

  第三,6.5%?7%的增长区间目标,为中国政府调控经济提供了灵活的空间。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年。一方面,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改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当前确实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问题,经济在向新常态转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国际经济和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性增加。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设定一个经济增长的区间目标,为中国政府调控经济提供了灵活的空间,有利于提高中国政府在多重约束条件下,采取更加灵活、精准、有效、及时的调控政策,实现保增长、促就业、改善民生和控通胀、防风险、调结构、护环境等的平衡。

  第四,6.5%?7%的增长区间目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会减少。以绝对增量计算,中国经济体量和基数巨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对世界经济贡献的增量也将成倍增加。,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名列前茅。今年如果实现6.5%?7%的增长目标,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仍将达到或超过25%。正如《日经亚洲评论》评论称,中国政府将的GDP增长目标设定在6.5%?7%之间,这一高位区间或许可以让低迷的全球市场松一口气。中国经济在两会释放的积极信号,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相关链接:【范文赏析】

  知其雄守其雌

  ??以简政放权激发活力以责任担当服务民生

  大到一个工业项目,小到一纸入学证明,“办事难”成为众多国人心声,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没人管”问题也频现报端。纵观当今社会,在利益分布密集处,不难见到政府“闲不住的手”;而在环保、食品等责任密集处,却又总是遭遇政府责任缺位。转变政府职能,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核心就在于权力的划分和责任的担当。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当政者既要远离利益纷争,又要担负庙堂道义。深知权力与利益过多勾联的弊端,就要远离纷争,在利益密集处守雌;明确政府实干兴邦、道义安天下的职责,就要勇于雄起,主动承担起服务大众的责任。这是政府对自身利益与责任的应有定位,也是当前公众对政府的迫切要求。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政府要管好管住应该管的事。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

  人民希望简政,发展需要放权,社会要挣脱权力的牢笼、经济要减少些“闲不住的手”的干预,才能轻身健行。简政放权的内在要求和外部需要,昭示了政府自身改革的关键:转变政府职能,放掉该放的权,管起该管的事。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以简政放权为中心的行政审批改革,让政府远离经济利害,减少直接干预,行为超脱于利益之上,维护经济公平公正;担当起服务民生的责任,补齐社会短板,保障社会的稳定运行。

  破权力迷局,换市场活力。市场经济的发展,最深刻的变化是经济主体的多元化。但政府权力集中和偏重管理的传统,使得自身越来越庞大,却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企业为审批历经几个月征程、盖上百个公章的情况屡见不鲜。收得过紧的权力、冗长的流程,耽误的不仅是商机,更失去民心。简政放权正是要让政府改进服务,缩短办事流程,让渡一部分权力给社会,实现行业协会等部分市场和社会主体自律管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开笼放鸟、展翅高翔。

  理事权归属,归政府本位。“守夜人”是现代政府的形象比喻,核心在于一个“守”字:有坚守,守责任,不争利,不恋权,做一个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当下GDP冲动爆发、官员魄力爆棚之日,也是政府责任偏离之时。如一些经济领域投资过剩,而民生领域欠账过多,原因就在于政府职责的偏差。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理清事权归属,科学划分政府的权力,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要回归政府本位,充分履行市场监管和社会服务职能,护良币、逐劣币,严惩害群之马,净化市场环境,保基本、筑底线、编织社会安全网。当政府集中精力于营造良好环境、改善民生福利时,必将托起民众信任的一片蓝天。

  享有“世界第二经济体”光环的中国,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企业家,却普遍感觉压力沉重,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行政体制尚需更大力度的改革。举起自我革命的大旗,破权力迷局,回归政府本位,活力四射的中国市场将不再遥远!

  【关注理由】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经济增长降速、民生改善提速,这一降一提的鲜明对比,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亮点。多次提到,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经济的“合理区间”,目的在于既让经济保持在一定增速,促进就业平稳有序,又适当牺牲速度换取质量,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内尽可能地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中公网校专家认为,“发展有质量的GD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性改革”、“经济新常态”、“绩效考核科学化”、“发展提质增效”、“保就业惠民生”、“资源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都有可能在申论考试中涉及,这就需要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2020年党员两学一做四讲四

时间:2023-09-17 02:0:39

关于党员个人四讲四有对照

时间:2023-09-13 19:0:01

2020年两学一做党员个人自

时间:2023-09-21 21:0:48

2020年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民

时间:2023-09-18 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