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升学网 > 院校库 >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更新时间  2024-05-20 15:30:27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辽宁

专科 理工

进入官方网站>> 招生电话:024-89109069,024-29816833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 学校介绍
  • 1951

  • 公办

  • 理工

  • 省政府

  • 专科

  • 辽宁

  • 0个

  • 0个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和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均始建于1951年,建校时两校分别为东北水利专科学校和东北林业专科学校。2018年8月,两校合并,组建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办学73年以来,为辽宁及东北地区水利与林业等行业培养了16万余名应用技术人才。 合并升级后的学校高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辽宁及东北振兴产业布局专业人才需求,是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高校、中国职业院校智慧校园50强学校、国家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辽宁省“双高”专业群建设院校、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文化育人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辽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A等建设单位、辽宁省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一、办学条件 学校总占地面积103.0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69万平方米。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沈北新区和鞍山市职教城。学校有实验林场1个,集生产、教学、科研、服务为一体,经营面积6万余亩,是目前全国生态院校中规模最大、最具生态类高职教育特色的示范性基地。有教学基地1个,占地300亩,是国家林业科普基地、辽宁省自然教育基地、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225个,校外实训基地208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640.8449万元,图书61.92万册。 二、师资情况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职工736人,专任教师53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3人;博硕研究生399人。“兴辽英才”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行业教学名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青年教育科研骨干5人,职业教育骨干教师3人,创新人才1人,百千万工程万层次人才5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二层次“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1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4人、辽宁技术能手4人,外聘教师196人。 三、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150人,设有林学院、农牧学院、园林学院、水利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木材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环境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二级院和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等2个教学部,共开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水利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建筑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工程测量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66个专业18个专业方向。 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3个,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6个,辽宁省示范专业5个,辽宁省品牌专业7个,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7个,辽宁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示范专业3个,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书证融通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辽宁省职业教育专业协作体1个,辽宁省五星级专业3个、四星级专业25个,“1+X”证书制度试点43个,立项辽宁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2项。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创新型实训基地6个,辽宁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辽宁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辽宁省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1个;辽宁省兴辽产业学院3个,辽宁省乡村振兴学院1个;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主持建设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持建设行指委精品课程3门,主持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4门,主持建设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主编“十三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7部。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与省级教学成果奖24项。 学校学生工作活跃,文化生活丰富。建有爱心社团、巧匠俱乐部、绿叶协会、E时代社团、明理学社、摄影美图协会、篮球、足球、乒羽等各类学生社团43个,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学校有体育馆、室外灯光球场等设施,满足各类活动和大型集会。 四、社会服务 学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为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深入开展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科技特派服务为主的12项乡村振兴服务工程,统筹推进校地、校政、校行、校企育人要素和创新资源共享、互动,完善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实现行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行业特色转化为专业特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 学校牵头“辽宁省生态环保科技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开展4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和2项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推广林农栽种中草药1607亩,开展绿色大米种植和电商扶贫,促进辽东绿色发展效果显著。学校开展《辽西地区黄精栽培技术研究》等9项辽西北贫困干旱地区专项科研课题,帮助当地林农增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学校依托“双甲级”资质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水利生态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环保施工方案,助力水环境治理、服务水利工程建设。五年来,学校面向水利、林业、农业等行业企业开展社会培训45000余人次,省市级以上课题立项300余项,服务企业横向课题120余项,获批专利300余个,转化成果20余项,各类社会服务到账金额1800余万元,为深化科研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典型范例。 五、合作交流 学校把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完善了“学校领导包院系、院系领导包专业、教师包学生”的就业工作责任体系,立足辽宁,服务辽宁及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为毕业生打通就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搭建就业平台。与亿利生态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三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汇集团、圣象集团、希尔顿全球酒店集团、上海迪士尼乐园、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等500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每年为近4000名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2000余个,就业率始终居全国职业院校前列。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品格高等厨艺学院、波兰波兹南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艺大学等国外院校联合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留学生中华文化体验项目、中外线上课堂,创建“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工作室,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辽宁省国际化水平评估试点学校”。 六、办学特色 1.历史悠久、校风优良,以6万余亩的实验林场为依托,形成了“前校后场、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生态育人”的鲜明办学特色,是辽宁及东北培养生态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改革的排头兵。 2.拥有名师引领、企校融通、工匠育人的双师型优秀师资队伍,为育人服务奠定坚实保障。 3.创新政校企协四方合作办学、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成为对外开放办学的新典范。 4.坚持科教并举、研服一体的服务理念,成为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5.传承生态文明、传播绿色生态文化,形成全国高职院校绿色文化新名片。 (2024年3月12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