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国家政策 > 正文

双鸭山人才引进政策及租房购房补贴新规定

更新:2023-09-21 11:04:04 高考升学网

人才引进指因工作需要,当地的单位录用一个外省、市的在职的,且就业至少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学历高于当地人才引进的最低要求的人才来当地就业!以下是人才引进政策及租房购房补贴新规定,仅供参考!

双鸭山市委深入学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盯解决“创新人才偏少”问题,主动克服经济发展滞后、地理位置偏远、人口流失等困难,围绕选才用才、择才识才、爱才留才,全力推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松绑、行动大跨越。全市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最终120名硕博人才落户双鸭山。

8月14日下午,双鸭山市召开了全市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对接见面会。会上宣读了招聘人才名单及受聘单位,至此,从五月初启动报名工作以来,这个市今年引进的120名高层次人才全部到位,为城市转型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双鸭山市在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实践中,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敢于甩掉思想包袱、敢于突破思维定式、敢于创新方式方法,打造了独家的“双鸭山秘诀”,在激烈的人才大战中占得先机:与2017年双鸭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报名还不足百人,招到7人相比,今年报名者达到了560人,录取120人;招引层次也实现新提升,本次招录120人中,有博士研究生1人,留学回国人员3人,985院校5人,211院校32人。

“不发达城市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不敢想、不敢信,甚至畏手畏脚不敢做。”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这次高层次人才招录取得成功,源于市委对黑龙江、对双鸭山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毫不动摇、坚定不移;源于市委坚信产业发展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巨大的发展潜能正在逐步释放;源于市委坚信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所创造的广阔事业平台,对高层次人才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加强顶层设计

搭建选才用才大平台

城市脱困转型,全面振兴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保障。双鸭山市委树立“解放思想才能解放人才”的理念,2018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双鸭山市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设立了1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既“固巢留凤”,也“筑巢引凤”,努力构建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这个市明确了“高端、急需、紧缺”的引才引智导向,摒弃过去招到本科毕业生就满足,高层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恐惧心理,结合全市转型发展需求,树立发展信心,紧盯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启动了高层次人才招录计划,让用人单位找到可用之人、引来可塑之才。

转型升级渐趋深入,正在为双鸭山市吸引高层次人才打开新局面。去年9月,市委先后组织召开了高层次人才推进会,开展了市委书记进校园宣讲等活动,市委书记带头宣传推介双鸭山,让更多的人才精准了解双鸭山,看到双鸭山对人才渴求的真心。

解放思想就要“敢闯敢试”。双鸭山市委对本次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在编制、资金、待遇等各方面都给予了超常规的支持。在全市编制资源十分紧缺情况下,市委一次性拿出120个事业编制用于高层次人才招引,充分显示了市委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取消岗位二级专业目录限制,所有岗位都放宽到一级专业目录,让更多高层次人才进入报考视野;为保证本次人才招聘顺利进行,减轻考生负担,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财政一次性拿出近500万元用于本次招引工作……这些政策都是前所未有的,显示了双鸭山市招引人才的决心,更是双鸭山市转型发展对人才的渴望。

比如围绕全市转型发展实际,双鸭山市拿出石墨办等经济发展一线优质岗位面向人才招聘,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发展机会。“谁说高层次人才不愿意来双鸭山,你看这次我们石墨办就招了10名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双鸭山市石墨办主任在与外商洽谈时的自豪话语。

这次高层次人才招录的成功,正由于双鸭山市委抓住了“机遇”的需求点,坚信给人才更多的机会,也是给发展更大的机遇。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刘阳是土生土长的双鸭山人,在外求学工作八年,却时刻心系家乡发展,希望有一天能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双鸭山市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的公告发布的那一刻,我的心就感受到了家的呼唤,激情澎湃,归心似箭。”刘阳说,能够为双鸭山的建设发展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感到骄傲与自豪。

创新工作方法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之前有很多单位对能够招到研究生不抱希望,但当报名结束之后,很多单位都来找我要名额,对待人才的态度明显转变,对事业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现在不论是用人单位的积极性,还是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可以说十分高涨。”

变化就在于工作方法的创新。为了适应人才选拔规律,更能深入挖掘人才专业性、差异性,更加全面考察人才,双鸭山市在考官组成、试题内容、录用标准等多个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革。

赋予用人单位选择权。为保证用人单位招到满意的人才,双鸭山市将考官组成由考官库抽选变为用人单位选派与考官库抽选结合,用人单位派出1-2名专业型干部作为考官,且绝大多数作为主考官,给用人单位很大的用人自主权,选出的人才也将更加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突出考试内容针对性。在出题方式上,将出题模式由统一标准化出题变为按各岗位分类出题,考官在考前集体会商,使考题与用人单位要求更贴近,也降低了考题泄露风险。在考题内容设置上采取了“3+X”模式,将单一的必答题变为必答与选答相结合,即3道必答题以及体现专业素养的多道选答题,考生在答完必答题之后,至少选择一个选答题作答,让用人单位更精准识别人才专业素养的深度、宽度和广度;

注重考量评价软指标。关注人才心理状态,将以往以成绩论英雄变为以综合素质论英雄,每个面试考场内增设1名心理专家,专门负责把握考生心理素养,观察考生心理、精神是否健康,将人才隐形身心素质考察入口关进行前移,判断是否能够胜任报考岗位需求;

创新考生录用新举措。为防止因集中报考单一岗位导致人才流失,对在报考岗位没有被录取的优秀考生,结合岗位需求,在征求考生和用人单位意见基础上,进行二次调剂,既给了用人单位更多的选择机会,也给了考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为了树立并贯彻让考生“只跑一次”的理念,今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没有设计笔试环节,只安排一次面试。6月22日、23日,在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进行了招聘面试工作,共有285名考生(原符合面试人选497人)参加了面试,参考率达57.3%。

根据招聘规定,面试分数占考生总体分值的70%,考察了解占30%。7月16日—19日,市委组织部成立了6个考察组,通过电话和家访等形式,对进入差额考察了解的156名人选进行了差额考察了解。重点了解考生在校和工作期间表现情况,以及是否有违法违纪受处分情况,是否有过参加非法宗教组织和非法团体等情况。

考察了解结束后,根据考生面试成绩和考察了解情况,最终筛选出120名品学兼优、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的优秀人才,并经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

“这次人才招聘省去了笔试环节,直接采取最直观的人才纳入方法,使我们在面试过程中,将自己的优势、才华直接展示给考官面前。”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于悉尼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刘纯子说,“这种费时少、效率高的考试形式,不仅为我们节约了时间,也给我们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展示自我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以及观察力等。”

注重人文关怀

当好爱才留才“店小二”

解放思想是做好人才工作的前提,用心服务人才是留住人才的根本。这次高层次人才招录取得成功,源于双鸭山市委站在考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优化报考、面试、考察等所有环节的流程,尽量“一网搞定”“只跑一次”,用真情感动人才;也源于双鸭山市多方位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全心全意当好“店小二”,为留住人才搭枝筑巢。

统筹各个环节让考生“少跑路”。为省去考生复杂的报名、审核等程序,推动“只跑一次”改革,双鸭山市委组织部设计开发了网站和手机报名系统,考生在网上进行报名,自主打印准考证件,并在候考时统一核实报考资格,做到了考生报名、资格复审、取准考证等环节的“一网搞定”,实现了除面试需本人到双鸭山外,即使体检都可在所在地符合标准的医院就近进行,节省了考生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考生物质支出。为减轻考生负担,取消考试费用,对来参加面谈的考生,报销往返路费,并提供免费午餐,让考生在考试期间就能找到人才至上、尊才敬才、宾至如归的感觉。

为考生提供生活保障。新建140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人才公寓,考生录用即可免费入住,并给予3万—5万元的安家费;对于配偶愿意来双鸭山工作的,原则上给予对口安置,让人才能够安心在双鸭山干事创业。

“这次双鸭山引进高层次人才有一项家属安置待遇深深地吸引了我,因为我爱人老家就是双鸭山的,他很渴望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市专家服务中心的程程表示,此次人才引进工作,也为自己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优秀的政策待遇。

对接会结束后,120名硕博人才将在各单位帮带领导的指导下,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将深入到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艰苦复杂环境中锻炼;他们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定期培训、专家讲课等方式提高素质,最终迅速成为助推双鸭山市转型发展的主力军。

人才政策落在实处,才能有力盘活人才资源。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双鸭山这个美丽而又充满机遇的城市绽放青春的魅力,书写无悔的人生。

记者手记

优化环境服务人才

□刘晓云

不发达城市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关键是换位思考、关注细节。这次双鸭山市高层次人才招录取能够得成功,离不开市委站在考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优化报考、面试、考察等所有环节的流程,尽量“一网搞定”“只跑一次”,用真情感动人才,愿意留在双鸭山;也离不开市委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问题,考官设置、考题内容、综合评价更加倾向于岗位需要,让用人单位主动“抢”人才。

细致、贴心、高效的政府服务,这对人才创业而言也是一种强大的公共服务资源。从“店小二精神”到“最多跑一次”,不是简单的工作作风改变、行政流程再造,而是向以人民为中心、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执政理念,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转变。

唯有这个转变,双鸭山市才能从过去的不敢想、不敢信、甚至畏手畏脚不敢做,到敢于面向海内外、敢于面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行引进,相信双鸭山市具有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舞台。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退役军人有什么待遇福利

时间:2024-04-18 01:0:51

松原办理离婚需要什

时间:2024-03-01 07:0:16

白山办理离婚需要什

时间:2024-03-01 07:0:04

通化办理离婚需要什

时间:2024-03-01 0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