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南平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南平传统文化特色

更新:2023-09-18 09:53:21 高考升学网

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经过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岁月里,省份不断的发展和继承,有很多丰富的民俗文化互动,进而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当地文化特色。小编整理了一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南平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南平传统文化特色

一、南平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

一、宗 族

畲族人居住的村寨一般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同姓同祖多属于一个祠堂,设族长一人,主持公共事务和族内纠纷及祭祖等活动。“祠堂”之下按近亲血缘组织“房”,同房人聚居在一起。畲族的一些宗族保存有祖图,记载祖先的来源和历史。南平市东坑乡岭炳洋村畲族老人蓝有珍,藏有祖图一幅,五彩纷呈,式样独特,该图全卷长8米、宽近30厘米,构图严谨,形态逼真,共画有100多个古装人物,组成20个生动连贯的画面。画中有“龙犬会亲”、“龙庭乞姓”、“高辛王”、“狗王出山”、“茆山学法”、“挑桂树义”、“畲人射山”、“南海山”等。此图今保存在南平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多数宗族都有祖杖,祖杖上雕有龙头,这些都是图腾信仰的标志。

畲族内部为统一辈份,辨别是否本族人或本姓人,以及血统的近远,因此以祠堂为单位,每20年要排行一次(有的地方每年排一次),排时由族长和长辈数人秘密先将本祠若干年内出生的男女,年、月、日、时登记起来,按辈份和出生前后进行排行,并写上族谱,排行中的区别是以“大、小、百、千、万、念”这六个字周而复始的办法来区别,有的地方雷无“百”(潭西宗谱无“百”)、无“念”,钟无“千”、无“念”。妇女也有排行,是在娘家与同辈姐妹一起排的。如男的同辈有200人,就从一郎排到二百郎,女的同辈有200人,就从一娘排到二百娘。这种排行只有在本人死后才能告诉家属。女的向娘家要,男的向族长讨。排行还有一个作用,可以测出对方是否畲族及何姓,当畲人相遇时问:“你根竹子破几开”,若是蓝姓则答“我根竹子破六开”,姓雷就答“我根竹子破五开”,因雷无“念”或无“百”。姓钟则答“我根竹子破四开”,因钟无“念”、无“千”。

顺昌县水南镇井垄村畲族雷姓,至今还保留着传统排行的风俗。

二、婚 姻

畲族婚俗与汉族大致相同。在古代,畲族婚姻比较自由,同姓不婚,同姓不同香炉的可以结婚。一般不与汉族通婚。

建阳县畲族,道光县志记载,“聘礼悉二十四金,于归日不具嫁赀,稍充裕者予以田器,此外无他物。先期二、三日,婿来迓,略如古亲迎礼。及期,婿前导,新妇裹红帕于首,衣蓝色衣,张寸伞,徒步随之,女父殿其后,若拥护然。至婿家,亲宾已先匿,庭无一人,新妇必先詈之曰:汝家绝人种耶,众始出应之曰,正赖汝来接人种耳”。

光泽境内的畲族,五代外可同姓结婚。礼仪简朴。结婚之日,待天黑后迎娶,不点灯,不坐轿,新娘步行至夫家(亦有新郎、新娘共撑一伞,并肩同行),沿途歌唱不已。嫁妆则尽锄头农具,有寓共同耕作之意。首饰、衣服少。乡亲前往贺喜,以歌代礼,有单唱、对唱、合唱,直唱到天亮。尤喜招婿入赘,可以以婿为子。民国时期畲汉通婚渐多,现今更普遍。

畲族姑娘婚嫁时,穿着“凤凰装”,拜堂时围上一领绣满花卉的百褶红裙,脚套方头钩鼻绣花里鞋。头饰用红毛线将长发系为一束,挽在头顶结成高髻,冠以尖形布帽,形似半截牛角,上贴一片薄短银牌。头髻插银及各色珠子,下垂前额遮掩面部,3把银凤头花插于前顶,左中右围成一环;脖上戴银凤嘴,翅爪吊串银链,链上缀有小珠子、小银片、自然下垂、闪烁其光。

新中国成立前,受与汉族杂居的影响,畲族买卖包办婚姻严重,男女婚姻极不自由。溺女婴、养童媳的风气很盛。

三、生活习俗

畲族妇女产后照常吃饭,无特殊滋补,世代相传的青草药,分娩即服,可抵御风寒和水的侵袭。婴儿降生七日,洗娘检查脐眼,主人备宴,陪洗娘与前三日帮助喂奶者共进“汤饼”席,出生一月办“弥月”筵。

建阳畲族庆寿,全村人都参加祭祀先祖盘瓠的仪式。畲民50岁始庆寿,随后为60岁、69岁、80岁,86岁做90,94岁做百岁,亲友礼品贵贱随人,不予计较。寿庆一般三日,唱歌与进餐交替进行,每每至深夜。

畲族历史上盛行过火葬。那时畲民被迫到处迁徙,传说畲民迁到哪里就把祖先的骨灰背到那里,后来逐渐定居下来,才把火葬改为土棺葬。

畲族妇女十分勤劳,不仅从事田间劳动,且操持繁杂的家务劳动。据民国版建阳县志记载:“生子逾月,服农事如常,日上哺儿一次”。

畲族的服饰男的与汉族差不多,妇女则不同,斑斓绚丽,丰富多彩,上衣着青黑色,裤着青蓝色,又因地区不同,形式各异,种类繁多。发式也与汉族妇女相异,南平市的畲族未婚少女头上只梳一个辫子,已婚妇女头带纱巾,纱巾上三块银镜,衣服有绣花,袖口有南京带,下身穿红边黑裙,喜穿花鞋。

畲族流行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此外还有本民族独特的传统节日,“二月二”是畲族传统的会亲节;“三月三”是染乌饭祭祖宗,传说始祖盘瓠爱吃此饭;“封龙节”,每年在农历夏至后的“辰”日举行,传说这一天天上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畲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喜爱山歌,节日或喜庆婚丧,均以山歌表达欢乐和哀挽。男女交谊,以歌言情说爱。畲族诗歌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有记述本民族来源和迁移经过的《高皇歌》,和《麟狗王歌》,有歌颂劳动和爱情的《白蛇传》和《梁祝》等。建瓯市畲族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传统文学作品,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歌。传统诗歌中最著名的,流传最广、最久的要算《高皇歌》也叫《盘古歌》,它是一部历史叙事诗歌,记述盘瓠王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以及畲族祖先带领子孙到山上开荒种田和一路迁移的经过,全诗达200条(每条两行)。建瓯市畲族文学除诗歌外,还有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作品,传说故事,如《畲族祖宗的传说》、《高辛和龙王》等,叙述他们的祖先如何创业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经过。

二、南平传统文化特色及习俗

畲族妇女产后照常吃饭,无特殊滋补,世代相传的青草药,分娩即服,可抵御风寒和水的侵袭。婴儿降生七日,洗娘检查脐眼,主人备宴,陪洗娘与前三日帮助喂奶者共进“汤饼”席,出生一月办“弥月”筵。

建阳畲族庆寿,全村人都参加祭祀先祖盘瓠的仪式。畲民50岁始庆寿,随后为60岁、69岁、80岁,86岁做90,94岁做百岁,亲友礼品贵贱随人,不予计较。寿庆一般三日,唱歌与进餐交替进行,每每至深夜。

畲族历史上盛行过火葬。那时畲民被迫到处迁徙,传说畲民迁到哪里就把祖先的骨灰背到那里,后来逐渐定居下来,才把火葬改为土棺葬。

畲族妇女十分勤劳,不仅从事田间劳动,且操持繁杂的家务劳动。据民国版建阳县志记载:“生子逾月,服农事如常,日上哺儿一次”。

畲族的服饰男的与汉族差不多,妇女则不同,斑斓绚丽,丰富多彩,上衣着青黑色,裤着青蓝色,又因地区不同,形式各异,种类繁多。发式也与汉族妇女相异,南平市的畲族未婚少女头上只梳一个辫子,已婚妇女头带纱巾,纱巾上三块银镜,衣服有绣花,袖口有南京带,下身穿红边黑裙,喜穿花鞋。

畲族流行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此外还有本民族独特的传统节日,“二月二”是畲族传统的会亲节;“三月三”是染乌饭祭祖宗,传说始祖盘瓠爱吃此饭;“封龙节”,每年在农历夏至后的“辰”日举行,传说这一天天上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畲族人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喜爱山歌,节日或喜庆婚丧,均以山歌表达欢乐和哀挽。男女交谊,以歌言情说爱。畲族诗歌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有记述本民族来源和迁移经过的《高皇歌》,和《麟狗王歌》,有歌颂劳动和爱情的《白蛇传》和《梁祝》等。建瓯市畲族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传统文学作品,也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歌。传统诗歌中最著名的,流传最广、最久的要算《高皇歌》也叫《盘古歌》,它是一部历史叙事诗歌,记述盘瓠王一生不平凡的经历,以及畲族祖先带领子孙到山上开荒种田和一路迁移的经过,全诗达200条(每条两行)。建瓯市畲族文学除诗歌外,还有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口头作品,传说故事,如《畲族祖宗的传说》、《高辛和龙王》等,叙述他们的祖先如何创业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经过。

三、南平传统文化相关文章推荐

(一).漳州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漳州传统文化特色

(二).泉州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泉州传统文化特色

(三).三明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三明传统文化特色

(四).莆田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莆田传统文化特色

(五).厦门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厦门传统文化特色

(六).福州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福州传统文化特色

(七).福建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福建传统文化特色

(八).六安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六安传统文化特色

(九).巢湖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巢湖传统文化特色

(十).宿州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宿州传统文化特色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苏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31

常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03

徐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14

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