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入学政策 > 正文

南阳小升初择校政策,可以跨区选择学校吗

更新:2023-11-22 00:44:58 高考升学网

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但是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依然举办小升初的升学选拔性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阳小升初择校政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阳小升初择校政策,可以跨区选择学校吗

一、2023年南阳小升初择校政策

我市中心城区小学、初中招生工作即将开始。7月26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详细了解招生办法,以便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招生工作。

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我市中心城区小学、初中招生继续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凡2017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儿童和2023年中心城区小学毕业的学生,均应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中心城区小学、初中招生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市教育局负责市直学校招生的组织协调,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所属学校招生的组织协调,中小学校负责本校招生的组织实施。

今年,继续落实上级消除大班额精神,小学、初中起始年级招生班额不超过55人。中心城区存在大班额的寄宿制学校,从今年秋期起,不再招收寄宿生;已消除大班额的寄宿制学校,经批准后可以招收适量的寄宿生。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探索建立教育集团牵头校与成员校捆绑招生工作机制,通过合理分流生源,缓解热点学校招生压力,努力破解大班额。继续探索实施中心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房产周期学位认定工作。

公办学校招生:公办学校按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划定的生源范围,依据学生的家庭长期住址及户籍所在地进行招生。

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招生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招生对象以中心城区生源为主。对报名人数未超出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注册入学,直接录取”;对报名人数超出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招生办法,依法依规做好民办学校招生工作。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按照“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中心城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入学工作细则,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入尽入”。随迁子女入学需提供以下证件:一是学生本人与其父母同户的居民户口簿;二是学生父母的居住证或房产证;三是一年以上的劳动就业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

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所有学校(含民办)全部通过“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进行招生。中心城区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无论选择公办或民办学校入学,均须在规定时间内由学生监护人登录南阳教育网,进入“河南省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间:初中为7月30日—8月2日,小学为8月3日—6日。中心城区2023年小学毕业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在招生平台上选择四区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网上报名。每名学生只能选择一所学校,公办和民办学校不能兼报。网上报名要如实填报信息,因弄虚作假等造成不良后果的,由监护人承担。招生前夕,中心城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将在学区内张贴招生公告,发布招生办法、网上报名操作步骤、提交资料等具体事宜,提请广大家长朋友们重点关注。

二、南阳小升初可以跨区选择学校吗

不可以的,小升初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只能按照教育局划片区入学,不可以跨区。但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不能跨区,民办校,寄宿校等依然可跨区招生。

三、如何考察学校

一、师资和管理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质量高,对学生负责的高中无疑可以为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添砖加瓦。很多孩子喜欢某门课程是因为喜欢任课老师,如果不喜欢老师成绩很可能不太理想。

管理也很重要(如:校门出入管理是不是严格、手机管理是不是严格、学校对老师的管理……),现在高中大多寄宿制学校,如果管理不严格很可能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而严格的管理制度,也能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学风和环境

环境是影响人后天发展的重要因素,同辈群体的行为和心理对于每个学生都有很大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学校学风日下,放任管理,会造成恶性循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在一个大家都积极向上的环境里学习,每个人都被感染,从而发愤图强。

三、距离和交通

不建议孩子去太远的学校,因为孩子正处在形成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需要与家长经常交流。如果距离太远,孩子长期住在学校,孩子一些思想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个别寄宿制学校往往住宿教师较少,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距离相对远一点,如果学校对老师的管理或老师住校的比较多,也是可以更多考虑的,毕竟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陪伴、管理孩子,这点相对比较重要。

四、孩子自身的因素

最了解孩子的无非是父母,在选择高中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孩子自身各个方面的因素。如果孩子从小比较独立,有主见,学习很主动,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可以为孩子选择相对自由的学校。但是大部分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学习比较被动,主要靠老师的督促,那么应该尽量为孩子选择管理严格、学风优良的学校。

并不是重点高中、重点班就一定适合孩子,如果孩子比较容易受到优秀学生互相竞争的鼓舞,从而对自己严格要求,力争上游,那么这种孩子可以选择重点高中和重点班。如果孩子对自己不够自信,承受不了学习竞争的巨大压力,那么可以选择去一般的高中和平行班,而且也会受到老师更多的重视,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很重要的。

在择校的时候,各位家长还要需要注意,孩子的学习基础是不是适合重点高中、实验班,适合孩子基础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基础不扎实或欠缺的多,花太多的经历或金钱,在择校或择班上,真的没有多大的作用,甚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不利(如:自信心)……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达州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1-25 01:0:50

广安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1-25 01:0:59

宜宾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1-25 01:0:11

南充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1-25 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