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中国梦 > 正文

宿州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亮点解读

更新:2023-09-14 07:33:05 高考升学网

1月20日上午,宿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史翔代表宿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及“十二五”工作回顾、“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的主要工作、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四个部分。“十二五”期间,我市取得了哪些成就?“十三五”、又将有哪些新举措?本文依据报告内容,围绕其中的亮点、要点、重点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亮点一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生产总值连跨六个百亿元台阶,总量翻番,年均增长11.1%,达到1235亿元。财政收入总量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23.8%,达到125.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406亿元增加到1135亿元,年均增长25.7%。在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前四年,我市相继获得全省第六、第九、第八的成绩,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列全省第五。经济增长自建市以来首次全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亮点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三次产业结构由27.9:37.9:34.2调整到22.1:41.4:36.5。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6.6%增加到10.2%。首位产业持续发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总产值、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数分别是“十一五”的1.3倍、2.3倍、3倍,工业对经济贡献率大幅跃升。现代农业“两区”建设亮点纷呈,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稳居全省前列。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崛起。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全省先进位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亮点三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城乡面貌显著提升

  率先启动新型城镇化试点,相继开展城乡建设突破年、奋进年、提升年活动,累计投入资金802亿元,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主城区实现“双75”目标,县城特色不断彰显,113个美好乡村示范村面貌焕然一新,“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综合交通条件发生质的飞跃,宿州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全省率先进入高铁时代,形成“两纵三横”铁路网;实现县县通高速,拥有“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新增城市道路257公里,“六纵十横”路网格局形成,一级公路和农村公路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以文化彰显城市魅力,连续举办奇石文化节、马戏节、大运河申遗等活动,城市凝聚力不断加强。

  亮点四改革开放加速推进、动力活力显著提升

  顺利完成市、县(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金融创新,新增贷款是“十一五”的近3倍,存贷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金融机构增至16家。市城投集团等融资平台实现转型发展,完成市担保公司市场化改革、5家农信社改制。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民营企业数量是“十一五”末的4倍,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的96%,税收贡献率达86%。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走在全国前列,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流转土地348万亩。宿州海关获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挂牌开检。累计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均是“十一五”的6倍。

  亮点五民计民生加速改善、社会事业显著提升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到23740元和9215元。58.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连续五年实施33项民生工程和10件惠民实事。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637万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增城镇就业16.3万人。

  亮点六城乡居民精神面貌加速转变、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精神文明创建蓬勃开展,首次跻身省级文明城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中国好人”上榜16名,“安徽好人”44名,彭伟平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宿州好人”品牌享誉江淮大地,为全省之最。重拳整治非法营运三轮车、四轮车,交通秩序不断优化,扎实推进“四清”、“五化”,城市形象日新月异。不断加强市民素质和习惯的培养,讲文明、有礼貌、重秩序正逐渐成为宿州人的新特质。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五大经验

  ●必须始终坚持,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顺应大势、把握大局。

  ●必须始终坚持整体承接、双轮驱动、三区共进、四化同步,努力走好这一符合中央精神、省里要求、市情实际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抓主抓重、苦干实干、提速提效、争先争优。

  ●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全力抓好“调转促”,矢志不渝振兴县域经济,持续唱响工业“3111”和城乡建设“555”主旋律。

  ●必须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持续“点燃激情、提升效能”,不断巩固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尊重人民意愿,促进公平正义,寻求最大公约数,汇聚发展正能量。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做大总量、提质增效为中心,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引擎,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创新型“四个宿州”建设新局面。

  主要奋斗目标

  按照“皖北领先、省内争先”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一区两中心五基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聚焦“保八争六、争先进位”目标,加快推进总量、质量和均量全面提升,力争经济总量在全省进前六,财力水平进前八。

  五大发展理念

  突出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实力和产业结构“双提升”。

  突出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建设和乡村治理“双提质”。

  突出绿色发展,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改善“双提速”。

  突出开放发展,推动深化改革和合作交流“双提效”。

  突出共享发展,推动居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双提高”。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10.5%左右,主要动态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八项主要工作

  一、实施“调转促”行动计划

  狠抓招商引资。坚持以“工业项目、招大引强、税源企业和环境保护”为招商导向,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制定首位产业链招商路线图,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在关键环节、核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

  做强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技术改造和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建立“大新专”、“调转促”项目库,重点项目储备规模超万亿元。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申报和建设云计算产业园、上海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着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推进亿帆药业、一灵药业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江淮重工、龙华矿机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加快推进坤盛新能源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进泗县室内车内环保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碳纤维、石墨烯、增材材料研发制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

  提升现代服务业。高起点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开工建设苏宁云商项目,加快国购广场等项目建设。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产业,推进南翔文化商业街、孝文化产业园建设,抓好皇藏峪5A级景区创建,大力发展蔡洼红色旅游,争创4A级景区2家。加快阿里巴巴宿州产业带运营,打造中国网库“宿州电商谷”,推进“千家电商进园区”活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新增2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强化金融支撑能力。继续实施金融“五个一”工程,加强银企对接,扩大信贷投放,全年新增贷款130亿元,存贷比达到55%。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力争主板上市1家、辅导备案2家,新三板挂牌5家,省股交中心挂牌10家。利用多种融资工具,实现直接融资60亿元。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2020年党员两学一做四讲四

时间:2023-09-17 02:0:39

关于党员个人四讲四有对照

时间:2023-09-13 19:0:01

2020年两学一做党员个人自

时间:2023-09-21 21:0:48

2020年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民

时间:2023-09-18 12:0:00